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10月23日,在湖北宜昌市举办的2025绿色能源发展大会上,举行了我国目前最大的万吨级纯电动散货船下水及命名仪式。该船被正式命名为“葛洲坝”号,并由此转入舾装阶段。
记者从青海省能源局获悉:“十四五”时期,青海持续实施煤改电、煤改气、地热供暖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清洁取暖改造面积达3774万平方米,清洁取暖率提高13%,惠及群众超过100万人。
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超83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1.95亿人,随着受水区配套工程完善,受益范围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拓展。
记者从在山东东营市召开的2025中日韩澳候鸟保护工作组会议上获悉: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白鹤、青头潜鸭、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朱鹮等多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2025年同步监测越冬水鸟数量连创历史调查监测新高。
黄河调水调沙,是我国治水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生态实践。精准把握水沙关系、水库群联合调度、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提升调水调沙效能……经过20余年实践,黄河调水调沙为保障黄河安澜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全球大江大河的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小清河里满是故事。她坐落在三山五园中的圆明园以北,西起安河桥北的龙背村,东至二河开。河面原来最宽的地方有近百米,窄处有几十米,河道曲曲弯弯。河南岸有座土山,似一条土龙守在岸边,可以防止水患侵扰三山五园地区。小清河的水系灌溉着周边百十亩水田,水田里生长着非常有名的京西稻。稻花飘香的季节,那画面仿佛江南水乡。
近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印发《淮河流域重要及跨省河湖健康评价成果通报(2021—2024年度)》,总结淮河流域191个重要及跨省河湖健康评价成果,呈现流域河湖健康状况,为深化河湖系统保护治理、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日前,中国“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这是继2018年“三北”工程被授予“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际荣誉。
经过全流域精心打造,南岗河成为繁华的绿色长廊,实现了人水和谐、水城融合发展,2024年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南岗河的重生,映照出我国3000多条幸福河湖的建设成效,更是“十四五”以来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生动体现。

10月18日,已经适应红山动物园生活的F4即将与观众见面。它们的到来,不仅是一次物种的迁移,更是一段非洲雨林与东方古都10年动物保育接力的缩影,承载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车行淅川县小草峪流域,山水画卷眼前展开——青山层峦叠翠,丹江口水库碧波如玉。淅川县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从“看山愁”到“靠山富”的发展跨越。
频频现身的“微笑天使”江豚,见证着长江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献给长江的演讲》创意短视频,让长江故事跨越文化隔阂广为传播……守护一江碧水,传承城市文脉,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武汉城水共生的故事,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生态文明保护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武汉全面排查整治184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关改搬转93家沿江化工企业,清理390座各类码头,腾退岸线50公里,新增完成造林11.94万亩,新改建绿道等48公里,建成长80.7公里的生态滨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