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让传统农业展现智慧新图景

本报记者 吴 姗    2025-09-02 16:11:18    人民日报

在电力赋能下,广东农业生产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走出“不靠天吃饭”的新赛道。

智能灌溉是让农业增收的好方法,可以针对作物不同生长阶段,自动精准控制给水给肥,让农田喝水喝到刚刚好。

在广东汕尾海丰县平东镇,500亩阿拉比卡咖啡树生长良好。“咖啡树对温度、水量的变化十分敏感,高温干旱或突降暴雨,都会影响生长。”南方电网广东汕尾海丰供电局平东供电所副所长刘生彬说。

智能灌溉系统引入后,较传统人工灌溉效率提升超5倍。遇上雨季,一键式排水系统快速响应,有效避免咖啡树根部积水,使其成活率大幅提升。

7月20日傍晚,广东湛江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的4000亩火龙果基地准时亮灯,59万盏LED补光灯把田野映成一片璀璨星海。

布政村种植大户李志海算了笔账:自从用上LED夜间补光技术,火龙果每年多结4批果,亩产增加4000斤。

数据显示,杨柑镇火龙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果9万吨,年产值超4.8亿元,带动近5000人就业创业。

南方电网广东湛江遂溪供电局计划今年投入专项资金5684万元,实施大修项目44个;服务同步提速,营配指挥中心通过后台大数据系统监测火龙果大客户用电负荷,市场部成立了客户经理“线上+线下”服务队,组建火龙果农业客户用电服务群,及时有效解决用电问题。

今年6月,广东畜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33%。广东清远阳山县已初步构建集种禽繁育、生态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清远鸡全产业链。孵化基地中,孵化机让清远鸡蛋获得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饲料加工间,粉碎机、搅拌机轰鸣运转,将原料转化为科学配比的营养餐;冷链车间里,恒温系统24小时运行,确保屠宰后的生鲜鸡肉在锁鲜状态下走向市场;鸡舍里,排列着整齐的鸡笼,转动的风扇叶片驱散闷热湿气,照明保障鸡群作息规律。

“孵化鸡苗、建设鸡饲料生产线,这些环节都离不开电力支撑。”清远市金都农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蓝欣欣介绍,稳定电力赋能,让传统养殖焕发新活力。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雄安这个园区,如何实现零碳?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