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多部门协同发力,加大司法保护力度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张天培 倪 弋 金 歆    2022-06-01 09:17:06    人民日报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会签下发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要求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材料“应封尽封”,切实解决实践中因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和相关记录管理不当而导致信息泄露,从而影响失足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等问题。

据介绍,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正式实施一年以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优先、全面、综合保护。

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建设基本铺开,有效落实了“两法”有关应当确定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要求,截至2021年底,全国法院共有独立建制或通过加挂牌子方式设立的少年法庭2181个,员额法官6025人,少年审判、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1年,全国法院依法一审审结猥亵儿童、拐卖及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拐骗儿童、虐待被监护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等案件8765件,惩处罪犯9315人。对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坚决依法判处,切实体现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

全国法院对未成年犯罪人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充分发挥少年审判惩罚、矫治和预防犯罪的功能,帮助未成年犯悔过自新、重返社会。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司法救助、帮扶帮教等审判延伸工作,将涉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统一纳入少年审判范围。2021年,人民法院共依法审结涉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纠纷案件138869件,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2999件。

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机制,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推进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全面推行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制度。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提起公诉60553人,同比上升5.69%。此外,为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妇联等建成“一站式”询问、救助办案区1600多个,避免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二次伤害”。2021年,检察机关对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1.1万件。

过去一年,各地检察机关积极稳妥拓展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领域范围,2021年共立案6633件,同比上升3.2倍。除了公益诉讼,检察机关还加大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支持起诉力度,共办理控辍保学、追索抚养费、追索网络打赏大额消费等支持起诉案件2198件,帮助未成年人获得维权救济。

作为让未成年人免受侵害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被新修订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纳,检察机关不断推进该制度落实。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检察机关办理相关案件中涉案线索来源于强制报告的达2854件;发现应当报告而不报告案件超过1600件,推动追责299人。

此外,2021年以来,各级检察机关协同教育行政部门持续落实“一号检察建议”,联合教育部门查访中小学校、幼儿园4.4万余所,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4100余个。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1日 13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严惩“假官司”!最高法亮剑虚假诉讼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