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农商银行积极应对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与挑战,坚守定位,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将信贷资源向涉农及民营企业倾斜,逐步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截至目前,大同农商银行事业部各项贷款余额102.72亿元,较年初净增7.31亿元,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12笔,金额34亿元。
聚焦重点项目,支持转型发展
大同农商银行聚焦“六新”领域,积极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产业、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现集群规模发展。加强对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推动电力、钢铁、建材等资源性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对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支持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
该农商行打破传统物理网点区域限制,以全行60家营业网点为中心,将辐射半径延伸至周边3到5公里,画设虚拟网格,由该行事业部牵头、网点配合,对网格内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实施实行名单制管理,充分发挥“全员营销”机制,分户到人、分类施策,客户经理主动对接,针对不同信贷主体“精准滴灌”,有效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确保对接“零遗漏”、服务“零差评”、办贷“零推诿”、投放“零差错”、用信“零违约”。
今年以来,大同农商银行公司紧抓绿色金融发展机遇,依托政策红利,用“真金白银”支持当地绿色产业发展。山西卡本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地说,在企业流动资金紧缺之时,恰巧大同农商银行公司事业部的客户经理上门宣传绿色信贷政策,仅用一周时间,就为他们投放了2000万元贷款,支持其在当地建设供暖系统生产基地、研发电热膜等绿色产品。
简化办贷流程,提升服务质效
大同农商银行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重心,立足辖区内春耕备耕生产形势紧、资金需求急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信贷供给主渠道作用,以36款信贷产品为主体,依托“兴农快贷”申贷平台,广泛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申贷渠道,提升客户申贷便捷性,简化办贷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客户经理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全面摸排资金需求,让客户少跑一次,让服务更进一步,为不同需求客户量身定制信贷产品,量体裁衣式推广“兴业贷”等36种特色信贷产品,把“一揽子”金融服务直达百行万企。
结合信贷转型提质发展工作要求,大同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差异化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绿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支持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探索开展股权质押、存货质押、委托贷款及订单融资等业务。同时,加大与投资担保中心合作力度,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合理信贷需求。
加强日常管理,打造信贷铁军
大同农商银行制定了严格的行为管理规范,在日常业务发展中,每日召开晨会、夕会,安排部署重点工作,总结反思工作短板,确保日常工作井然有序、高效开展。在团队建设方面,定期开展信贷技能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学政策、学法规、学制度、学技能,充实客户经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严把信贷准入关,提升资产质量。加强信贷文化建设,打造清廉文化氛围,引导信贷从业人员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坚决抵制不良风气,杜绝“吃拿卡要”行为。同时,增强团队协作力,凝聚团队力量。组织全员参加户外拓展活动,丰富员工生活,展现精神风貌,增进彼此感情,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让员工有归属感,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激情,打造一支业务技能突出、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信贷铁军”。
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考核激励
根据部门实际,整合人力,精挑细选全行信贷从业人员中的精英力量,充实到事业部一线,打造高效集约的精英前台。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管理机制,优化考核考核办法,按劳计酬,以客户经理的工作数量、质量、创造利润,科学分配绩效酬薪,切实做到以“业绩”定“薪酬”,同时兼顾公平合理,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鼓励客户经理增户扩面开展信贷投放工作;强化人才培养,实行“有为者有位”,重视年轻干部提拔任用,建立后备人才库,将懂业务、懂技能、有能力的年轻人纳入人才库重点培养,不断提升大同农商银行的经营活力。(文斌 王丹丹)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