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大江东|天蓝、水清,貉回家!向世界讲述生态文明的“上海方案”

田 泓    2022-12-19 08:48:31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当地时间12月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主题仍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继续作为主席国,领导大会共同谋划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与方向,为今后一段时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目标、制定路线、擘画蓝图。

12月14 日,作为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城市代表,上海代表团举办上海日主题展示,向世界展示城市生态建设、河口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战略等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和实践成果,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方案”。

大江东工作室采访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解析作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产业健全的超大城市,上海如何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样板”?

天蓝、水清、地绿,消失的动物回沪了

上海是一座由湿地发展而来的超大型城市,是国际重要的湿地。上海位于西伯利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是候鸟迁徙的主干道、补给地,每年有上千万只水鸟在此中转。上海所在的位于长江出海口,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洄游的必经通道。近年来,上海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恢复,记录到鸟类518种,其中水鸟种数占全国的约三分之二,每年栖息过境的水鸟近100万只次,多年不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重现长江口。

程鹏说十年前,上海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空气质量不好,秋冬季还有雾霾,2012年上海空气PM2.5均值是62微克/立方米。上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上海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污染车辆,加强环保科技支撑,实施执法严惩,推广清洁生产,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2010年以来,上海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均超过50%。截至2021年底,累计推广新能源车67.7万辆,轨道交通通车运营里程全球第一,绿色建筑规模达到2.89亿平方米。十三五时期,全市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37%下降到31%。

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是有监测以来的最低值,接近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主要河道优于三类比例超过80%。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各类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夯实了基础。

在强化物种就地保护方面,上海做出系统性安排,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具体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其中,将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刚性保护。加强濒危物种保护,实施中华鲟等水生生物拯救和增殖放流。

目前,全市已在重要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82.69平方公里,建立自然保护地12处,有效保护了8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貉、小灵猫等野生动物“落沪”城市,獐、麋鹿等曾在上海生活过的物种通过重引入相继“返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频频现身。

小区来了貉,居民怎么办

每晚八点,上海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协和家园“乐颐生境花园”便会自动熄灯,让出空间给周边的黄鼬、赤腹松鼠、刺猬和貉等野生动物来喝水。生境花园的管理者和志愿者们会告诉居民:不投喂、不驱赶、避免宠物入内,同时自觉做好垃圾分类,避免野生动物侵入人类领地。

2017年起,长宁区启动“生境花园”项目,将社区中的“边角料”建成了8座风格迥异的生境花园,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据统计,生境花园新增灌木及花卉400多种,均为本土物种,观测到鸟类26种、昆虫36种、传粉昆虫20余种、蛙类2种、小型哺乳动物4种,生物多样性水平已接近周边大型斑块绿地。

程鹏介绍,德国的柏林被称为“野猪之都”,加拿大的多伦多被称为“世界浣熊之都”。现在,野生动物进城的故事也在上海上演。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貉出没在上海超过260个社区和城市绿地,其实是“土著”物种的回归。它们的出现说明野生动物正在逐渐适应上海稳步提升的城市生态环境,但也引起了部分市民的不安。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和栖息,减少人貉冲突、促进和谐共存,上海林业总站、复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组织数百名市民开展了“貉口普查”,摸索了一套普通市民加入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在政府、高校和市民的团结协作下,系统查清了貉在城市的密度,积极管理野生貉对于猫粮和湿垃圾的获取,通过宣传牌和科普活动增加了市民对于野生动物的了解,开展疫源疫病监测,排除了人畜共患病隐患,摸索出一套既保护野生动物生存、又防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正常爆发的保护管理方案。这项工作在COP15第一阶段大会上,被评为“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国际金融中心为多样性保护寻找工具

12月14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融资倡议(Biodiversity Finance Initiative Note, 简称BIOFIN)上海试点项目的政策与机构回顾报告。

BIOFIN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用于支持各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实现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重要文件,旨在促进各国制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投融资计划》,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区域和全球对话,使各国在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过程中,摆脱由于投资不足造成的推进障碍。迄今为止,全球已有41个国家加入了该倡议。中国于2021年6月宣布加入该倡议。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在2021年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建立了项目合作机制,并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起,共同成立了BIOFIN中国项目指导委员会。上海作为中国第一个试点城市,率先在BIOFIN框架下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任务——编制完成政策和机构回顾报告,重点回顾了国家和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体系现状,建立模型分析了上海本地生物多样性改变的动因,回顾了上海目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使用的融资工具,提出了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投融资的意见建议。

在各方努力下,生物多样性金融写入了今年6月份发布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把“生物多样性金融”写入法律文件,是上海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工作上的一个里程碑。

“下一步,上海将在报告基础上启动生物多样性融资计划的研究工作,围绕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bS)、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的创新实践。”

摸清“生态家底”,夯实“数据基座”

今年11月,上海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程鹏介绍了《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和目标。

上海地处长江河口,滨江沿海,河湖密布,涵盖了城镇、农田、森林、湿地、海洋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从物种多样性上看,根据历次调查数据,上海拥有高等植物29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0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7种,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胁物种55种。在遗传资源方面,上海拥有一批优质、有特色的地方作物、畜禽水产遗传资源,如嘉定白蚕豆、崇明金瓜、梅山猪、崇明白山羊、中华绒螯蟹等。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上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物多样性面临多重胁迫,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压力较大;又如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和科学研究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的观测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能力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不相匹配等等。

“《实施意见》体现了上海特点,探索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路径、新方法。充分发挥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优势,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鼓励科研院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

近期,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正在筹划几项工作:一是开展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进一步摸清上海的“生态家底”;二是规划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数据基座”;三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建设,为生物多样性监管安装“智慧大脑”;四是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打造“两山理论”高地。

“可以展望,未来的上海将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超大城市新模式。”程鹏表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黄桃罐头的神秘力量,从何而来?|睡前聊一会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