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水是庄稼油,按时灌溉保丰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灌排工程体系逐步完善,夯实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水利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已超10.8亿亩,灌排条件大幅改善,复种指数提高,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一渠渠清水入田,有力保障粮食生产。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悟深厚的人民情怀。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会议指出“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天府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理念。雪山下的烟火成都,承载着市民对美丽宜居幸福城市的向往。今天,让我们在成都街头走一走,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看“公园城市”是咋个样子的?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总书记念兹在兹。
良好生态环境助力旅游发展,带动湖区群众增收致富。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奏曲中,当地干部群众正描绘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年年有鱼”的期盼,正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变为现实图景。
“地耗”下降意味着什么?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息息相关。因此,这15.97%的下降,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也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动能发生着深刻转变。
八年,九艘,从天舟一号的万里穿针,到如今的智能仓储,中国航天人用星辰写下的答案,从来不只是“送快递”那么简单。天舟九号发射在即,一人一句祝福天舟九号,为国出征,使命必达!
城市发展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顺应群众期待,因地制宜、找准切口,瞄准痛点难点,着力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定能让群众更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从向海求生到耕海牧渔,浪花朵朵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脉搏。
丹妮丝·维尼的父亲,英国二战老兵丹尼斯·莫利,是1942年“里斯本丸”号沉船上最后一位幸存者,于2021年去世,享年101岁,生前他总说“是中国渔民拯救了我的生命”。76岁的丹妮丝·维尼正与中国有着越来越深的连接,她喜欢喝中国茶,在东极岛已经交到了好朋友。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人口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工作,因时因势作出战略决策,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他是你眼中的快递、外卖小哥,还是家人眼中的“憨”丈夫、“牛”爸爸、“拼”儿子。风里赶路,雨中奔跑,为了万家团圆,也为了一个小家。他话不多,却为了家拼尽全力。今天,让家人开口,说说他不曾说的故事,和家人眼中的小哥。也看这座城市,如何回应这份温情。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山西阳泉、太原考察调研。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总书记心系3400多万山西人民,希望三晋大地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