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以刀代笔,软木作画,福州软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清韵将亭台楼阁、松鹤山水化作发饰上层层堆叠的微缩景观,在发鬓间造出一幅立体画,为这门古老技艺注入了全新的时尚生命力。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从自己的工作岗位神秘消失,他们去了哪里,在做什么......人民日报记者带你一起探访这个曾经的绝密禁地——中国原子城。
“中国对欧政策保持长期稳定”,10余年前习近平便以桥为喻阐述中欧关系。7月24日上午,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这里有大江大湖大美风光,这里有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这里有蕴含工业美学的各类遗存,这里就是武汉。来武汉,看千年古城充满现代活力,看古老街巷里的烟火人间,看工业遗存焕发新生,看江湖碧水绘就的生态画卷……在历史与现代、市井与繁华交织中,一起看不一样的武汉。
从“筚路蓝缕”“追赶跟随”,到“体系完备”“成为标杆”,中国制造实现了从“能造车”到“造好车”,再到“造高端车”的跨越,并将在开放包容中融合创新、跨越精进,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从唐代《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簪花,到宋代《春社醉归图》中的男子簪花,再到今天“火出圈”的蟳埔簪花,满头芬芳美了千年。这些馥郁芬芳的鲜花,是标记生活的色彩,更寄寓着美满和希望。盛夏花开,文化中国行看簪花之美,你想簪什么花?
居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构成。细看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来源,会发现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分别同比增加6.2%和4.4%,两项综合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7成。这个7成背后,是农村产业、农民就业这“两业”的坚实支撑。
当历史与文化在砖瓦间沉淀,上海传承城市文脉的答案,写在梧桐树下的老洋房里,融入“一江一河”的新风貌中,成为这座人民城市近2500万市民别有腔调的日常生活。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疾病、天灾等各类返贫致贫风险仍然长期存在、交织叠加,守住防返贫致贫底线绝非易事。党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就是为了扶上马送一程,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同时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是过渡期最后一年,我们为何能始终守牢“防贫坝”?关键还在于贯穿始终的“精准”二字。
有没有想象过,当机器人参与养老生活会是怎样的情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安享晚年的老人们也正在体验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跟随人民日报记者王梓,一起了解那些令人惊叹的智慧养老“黑科技”吧!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我国通过拓展其他市场,最终实现外贸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强劲贸易数据将为市场注入积极信号”“出口激增,进口反弹,为经济提供强劲动力”“出口增长超出预期”……不少外媒惊叹中国外贸的韧性。
从玉石之路到丝绸之路,从和田玉到艾德莱斯绸,厚重的历史赋予和田交流交融基因。随着雕刻、制作工艺的传承创新,玉石和丝绸的文化艺术价值更加凸显,在和田,文明交融互鉴的传奇仍在续写。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上海,看旧改后的里弄,升腾着宜居的烟火气息。
“我在福建福州时,就提倡多种树,少种草”。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历史纵深感的基础上把握做的事情、制定工作目标。一支视频,读懂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这份要求。
时隔10年再次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标定了时间累砌的历史新方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说起地瓜,你一定不陌生,但这里说的“地瓜”可不是美味的食材,虽然没有“食用价值”,但是它却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地瓜”和“经济”有啥关系?一起去义乌找答案吧,看看“地瓜”如何让这座县城“义”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