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80多年来,从烽火硝烟中诞生的《黄河大合唱》成为跨越时空的回响,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每个音符都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重温这首抗战歌曲,感受经典作品传承的永恒力量。
法国医生让—路易·贝熙叶有一个中国名字——贝石涛。他的父亲,贝熙叶医生,在20世纪与中国结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期间,专门提到了“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叶”。
10年来,亚投行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运营,走出一条开局高起点、发展高质量、合作高水平之路,为全球金融治理拓展了新模式,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多边力量。
红色,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日子,让我们跟随总书记走进党的红色历史,回顾苦难辉煌的漫漫来路,凝聚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展望波澜壮阔的复兴征程。
“七一”之际,记者走近这样一群特殊的党员。他们是穿梭街巷的骑手,是手握方向盘的司机,是风雨无阻的快递员。他们不仅是万千奋斗者中的一员,更是一面面流动旗帜,以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践行初心使命,以日常奔忙中的点滴奉献诠释“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
近日,“工地大叔参加新书分享会”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来自河南濮阳年近六旬的建筑工人刘诗利衣着朴素,笑容羞赧,背着大包小包默默聆听。一边搬钢筋水泥扛得起生活,一边用书香浸润自己,很多人被这一幕感动,有网友评价“尊重和热爱令人感动”,还有网友说“笑容背后是向往诗意的灵魂”……
故事中蕴含着道理,带给人们深刻启迪。习近平总书记常常用故事讲述治理之道,传达深意。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通过古今中外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可以感受真理的温度,领略信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感悟总书记讲给共产党员的这6个故事。
溪口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它昔日是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小村落;如今因文化传承、非遗保护以及独具特色的“村博”IP而声名远扬。村里拥有8家乡村博物馆(文化馆),跟着人民日报社记者一起走进溪口村,在“一村”看“八馆”。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里,对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在全省首创“借外债搞基建”模式,成功解决厦门机场建设资金缺口;推动金融深度参与扶贫,填补下党乡金融服务空白;推进福耀玻璃重组,成功化解资金危机……三个故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对金融工作的深邃思考与实践探索,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和重要指导。
98岁的李长生自幼参加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一家五口参加革命,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屡立战功。展示纪念章时,李长生满脸骄傲,谈到即将到来的天安门广场“9·3”盛大阅兵,李长生表示他非常高兴,充满期待。
来自巴基斯坦的4岁女童艾莎身患重型地中海贫血症,中国原创基因编辑技术帮助小艾莎摆脱输血依赖,过上了普通孩子的快乐生活。和人民日报记者一起揭秘这场生命奇迹背后的故事吧!
28岁的陈凯,是广东深圳美团华强北站点的一名外卖小哥,来深圳打拼已有5年时间。由于有听力障碍,他的世界很安静,送餐之路也和别的骑手不太一样。如何跨越障碍与时间赛跑?记者跟拍陈凯,揭秘听障小哥在这座城市的“静音”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