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财米油盐|越热越热门!纳凉消暑点燃夏日经济

2025-07-14 08:49:31    人民网

近期,多地高温天气“超长待机”,社交平台“热”搜不断。你是否也需要一份“不怕晒”到“晒不着”的消暑攻略呢?

多地政府的“清凉”服务趁“热”上新。河南开放城市驿站,供户外劳动者歇脚纳凉;上海延长社区食堂、活动中心的开放时间;重庆、武汉等地开启“硬核”服务,开放防空洞作为免费纳凉点。

丰富多样的新玩法、新模式趁“热”出圈。定制乡村之旅、户外溶洞探秘、山涧亲子溯溪、市内桨板体验……户外项目让消费者“避暑+游玩”两不误;看电影、看展览,或是来场室内“反季”滑雪、到夜市步行街边逛边吃,对于“怕热星人”,晒不着的炎夏别有一番滋味。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六成消费发生在夜间;在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方面,夜间消费是白天消费的3倍。

近日,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正式开启,各地将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用“真金白银”惠民乐民。另据行业数据显示,截至7月初,暑期计划出游的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70%,暑期商品交易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0%左右。

不难看到,消费者的季节性需求正持续“升温”。伴随这股“热度”,政策引导推动产品与服务推陈出新,在消费新趋势中不断催生新机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构建着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让中国经济的韧性更强,消费市场四季常青。

总策划:孙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谢婷

监制:吕骞

策划:申佳平 李佳

文字:方经纶 实习生廖小榕

摄像:马天翼

剪辑:石雪 张培扬

设计:林珊珊

包装:赵晨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经纬线·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前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