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论坛暨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张静旖    2022-12-27 10:38:15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12月26日,“以梦为码 智创未来”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论坛暨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颁奖仪式上,大赛评委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表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是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回应,也是时代发展下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次大赛激发了青少年的综合创新能力,同时也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进课堂,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支持引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表示,未来30年人工智能发展中,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类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重要关键作用。智能时代,算力和数据是生产要素,算法是工艺,智力是公共产品。未来30年左右的历史时期内,有望实现超人智能即强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希望青少年能够积极培养创新思维,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造,树立远大目标,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课标研制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表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进教育的数字化,建设成学习型社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之下,数字经济是未来30年、50年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教育数字化战略、创新发展战略的实现都需要培养“三有新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少年,需要从“立德、立功、立言”出发,培养包含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与技能在内的核心素养。

据了解,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共有630名海内外学生参赛,赛事组委会共收到490份创新作品。参赛作品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智慧生活、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导游、智慧学习等领域进行广泛创新。科幻作家郝景芳等嘉宾为获奖青少年颁奖。

随后,在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茜代表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课题组发布“青少年AI素养框架”。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2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新课标要求及认知行为理论,基于信息科技的“青少年AI素养框架”包含青少年AI认知、青少年AI能力以及青少年AI安全与伦理三方面。课题组表示,青少年人工智能AI素养培育应坚持有利于青少年发展、坚持资源共享、对历史负责的原则。未来将长期开展青少年AI素养测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精尖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卢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秘书长肖海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等专家一致认为,在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新课标的大背景下,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即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要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学校要积极构建基于地域特色的全学段课程体系,要加强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要基于跨学科理念积极运用项目化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新思维、新方式,面向前沿科技,兼具公平,加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搭建相关领域以赛促学实践育人平台,探索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教育和青少年数字能力提升之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如何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你的2022年?| 睡前聊一会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