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用楹联弘扬塞罕坝精神

本刊记者 付冰冰    2023-06-25 18:47:42    《人民周刊》

4月10日,“塞罕坝精神”发源地——河北承德迎来第30个植树日。61年来,塞罕坝3代造林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以实际行动将河北承德百万亩荒原变林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价值观。彪炳青史的绿色奇迹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激励着广大楹联爱好者以传统文化为抓手,歌颂、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美丽中国执政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稳步向前。

生态保护意识扎根大江南北

“抱一颗初心,赍志不移,痴情唤得山河改;创千秋大业,造林无悔,奇迹伴随梦想来。”
这副楹联的作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文会鹏坦言,自己从一代代塞罕坝人身上,感受到了初心和理想的力量。

“他们矢志不移地改造恶劣的生态环境,为后世子孙留一块好地、留一个好家。”文会鹏的家乡在湖南桃源,河北承德虽然与他的家乡分处大江南北,但塞罕坝精神诠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同样深刻引领着自己家乡的生态变化。

1700年前,在晋代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里,“武陵人捕鱼为业”成为一种诗的意境。如今,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随着《长江保护法》的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不但没有消灭“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反而让文会鹏的家乡再现陶渊明笔下的诗情画意。“‘武陵人捕鱼为业’变成‘武陵人养鱼为乐’。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的江山和靠山!”文会鹏说。

文化传承工作也需要塞罕坝精神

“任时空在眼前穿越,整治黄沙,耕耘绿意,茫茫林海间,无悔青春凝彩梦;集山水于襟底纵横,剪裁诗画,塑造精神,习习东风里,有情碧影簇丰碑。”

今年77岁的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董汝河创作了上面这副楹联。他出生于河北,60年前曾途经河北承德围场县。回忆当时看到塞罕坝的荒凉、落后情景,再看今日塞罕坝治理后的新面貌,董汝河坦言特别振奋。
“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精神和信念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塞罕坝提炼出的塞罕坝精神,是对塞罕坝人的肯定与表彰,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光大与发扬!”

在董汝河看来,塞罕坝精神是信念和毅力的体现。自1960年考入河北省张家口戏曲学校至今,董汝河先后从事文学创作、文艺活动策划等工作。退休不退志的他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后所做的文化传承工作也是在信念的支撑下做到的,未来他将继续努力。

伟大事业需代代传承

“一方世业旧曾无,连年奋斗,改变荒凉原面貌;千里松林今又是,几代传承,依凭塞罕坝精神。”
谈及对塞罕坝精神的感悟,上面楹联的作者、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潘衍习十分感慨。潘衍习1952年出生在北京。在他30岁之前的记忆中,北京春天的沙尘猖獗一时。“进入21世纪,我们国家在治理沙尘方面下了大功夫,北京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

从“荒凉原貌”到“千里松林”;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毛泽东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到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潘衍习见证了塞罕坝造林给北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京津挥别风沙、重见蓝天的日子越来越多,潘衍习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塞罕坝人创造的生态奇迹。

(《人民周刊》2023年第9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9期

上一篇:致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