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一号文件”新提法透露哪些信号⑥】“神奇动物”只是养着玩儿?当心有大风险!

孔德晨    2023-03-15 10:56:24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变色龙、蜜袋鼯、守宫……近年来,随着国内宠物产业蓬勃发展,不同于猫狗等传统家养宠物,外形奇特、小众另类的“异宠”成为一些消费者的“新宠”。但前不久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点名”了“异宠”——“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

不少网友疑惑:只是养着玩儿,怎么就扯上外来物种入侵了?这事儿的风险有多大?海妹找到农业农村部有关专家好好请教了一番。

其实,对于外来物种入侵,中央一号文件早有关注。

海妹梳理一番,发现自2005年至今已有8份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了外来物种入侵这一问题,表述也从“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变为今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

“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表述不断细化,一方面说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危害严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对防控外来物种入侵高度重视、有着坚定决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金书秦对海妹说。

中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研判与分析,目前国内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告诉海妹,中国近10年新增入侵物种55种,每年新增入侵物种达5-6种,是上世纪90年代前新增入侵物种频率的30倍。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危害生态系统稳定安全,还会损害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农业减产。“以草地贪夜蛾为例,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玉米、高粱、甘蔗、谷子、小麦等19种作物以及5种杂草。而来自云南的实验数据显示,在百株玉米上有173头幼虫时,可造成玉米53%的产量损失,幼虫密度高的时候,有可能造成绝收。”金书秦举例说。

那“异宠”跟外来物种入侵有什么关系?

金书秦介绍,部分“异宠”属于外来物种,一旦被饲养者弃养或者放生就可能发展为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治理成本往往较高,其中鳄雀鳝就是从“异宠”转化为入侵物种的典型代表。“相比本土同类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在新环境中缺乏天敌等生物和非生物制约因素,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常处于优势,会抢夺和挤占本土物种的食物资源及生存空间,即抢占‘生态位’,导致本土物种的生存和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受到冲击。”金书秦说。

将“异宠”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说明了中央对这一现象的重视,也说明了异宠饲养、交易、管理、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要想规范管理可不简单。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告诉海妹,规范“异宠”交易是全球性难题。据统计,全球野生动物每年的贸易额达300亿至428亿美元,涉及数十亿野生动物。“在我国,‘异宠’交易涉及海关、林草、农业、市场监管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关于‘异宠’行业的规模,国内还缺乏详尽数据。”孙全辉说,过去各地的花鸟鱼市是“异宠”交易的主要场所,便于监管。而现在,社交媒体和电商、网络平台等是“异宠”交易的主要阵地。相比线下交易,网上交易更隐蔽,监管更困难,给相关部门带来较大挑战。消费者对此也缺乏全面的认识,很多人觉得只是买一两只“异宠”,自己养着玩,不影响他人,更不会对生态造成什么影响。

请教的过程中,多位专家建议,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关键要掐断源头、强化预防。金书秦说,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源头上“把好门”。“要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跨境电商等渠道检疫,对发现的入侵物种及时进行除害处理。还要加强境内跨区域调运种子苗木、植物产品、水产苗种等检疫监管。”金书秦说。

对于“异宠”,孙全辉认为,应抓紧完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监管、运输(快递)等贸易链条的执法和监管,并对异宠行业开展科学评估,如公共安全、生态安全、人畜共患病传播、物种保护以及动物福利等,完善行业标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满江红》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类型融合打造成功典范 极致叙事彰显家国情怀
下一篇:人民日报6篇“和音”评论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