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古琴艺术专场在京举行

郑海鸥    2023-04-18 10:15:5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近日,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古琴艺术专场在京举行,该学术活动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据悉,古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演讲座由古琴演奏家李蓬蓬主讲,并弹奏了经典古琴曲目《流水》。

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员安夙参与策划了多场古琴艺术相关展览。她认为,中国有很多馆藏的文物和作品与古琴关联,古琴已成为中国人心中美好的心灵寄托。古琴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怀,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北京乐器研究所研究员彭丽颖结合自己从事的古乐器修复工作谈到,目前的古乐器复原,多以古琴为参考,无论是形制,材质,斫琴工艺还是传承精神都具代表性。中央音乐学院博士赵坚娣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对古琴艺术和古琴演奏家风格、教学关系等方面做了分析。

本次活动在内容上把教学评点、大师展演、互动访谈、历程分享、专家研讨等环节融合呈现。专家从不同角度的发言,让古琴艺术变得更加立体。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非法集资案连续三年下降,这些“套路”仍需提防!
下一篇:正值枯水期,水电大省“缺水”何解?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