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汽车皖军”,会把安徽带向何处?

李俊杰 陈浩    2024-01-24 19:18:38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

“2023年,全省汽车产量249.1万辆、增长48.1%。”1月23日,在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省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专门提到了安徽“首位产业”——汽车产业,去年所取得的成绩。

过去一年,安徽是汽车圈的一匹“黑马”。据统计,2023年1—11月,安徽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而2022年,安徽还排在全国第七位。在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中,一年前移五位,实属不易。

2023年,安徽汽车产业规模激增的同时,还有哪些亮点?站在新起点,今年“汽车皖军”又将如何再出发?

新突破: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安徽是汽车大省,集聚了奇瑞、江淮、蔚来、长安、比亚迪、大众、汉马等7家整车企业。近年来,汽车产量稳定在全国第十位左右,其中2021年、2022年居第七位。

尽管如此,进阶全国第二位,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据此测算,我国每生产12辆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安徽车企。

江淮汽车是安徽汽车工业的揭幕者。“2023年,我们强化自主创新,全年研发投入22.3亿元、增长24%,同时深化开放合作,实现销量59.25万辆,增长18.4%,为我省首位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说。

发力新能源赛道,是安徽汽车产业由大及强的关键一招。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增长60.5%。按去年1—11月数据排位,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出口,是安徽汽车产业的另一大亮点。

去年,安徽汽车出口114.7万辆、增长80.1%,约占全国的22%。其中,奇瑞汽车出口量连续21年位居我国自主品牌第一位。

汽车产业的新突破,筑牢了安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3年,全省GDP增长5.8%;进出口总额增长7.8%、总量升至全国第十位。另据了解,去年11月,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连续8个月高于全国。

新起点:“三位一体”发力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安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站在新起点,安徽汽车产业如何再出发?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

记者注意到,为达成目标,安徽顶格推动产业发展,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政策举措,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立法。同时,以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为主线,壮大首位产业。

整车方面,安徽明确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我们正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生态化’发展趋势,做强做大商用车、开放合作发展乘用车,大力发展国际化事业,力争在‘十五五’初期,成为‘百万销量、千亿营收’的主流汽车集团。”项兴初透露。

2023年,奇瑞销售汽车188.1万辆,增长52.6%。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保持超越行业增速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是销量增长率超过行业10—20个百分点。”

整车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配套企业支撑。

铜陵有色,被誉为“中国铜工业的摇篮”。这些年,为支持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企业向“新”而行。

“我们全力建设锂电箔、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高纯碳酸脂生产线,并积极研发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扁漆包线、陶瓷覆盖铜板用无氧铜微合金化板带材等新产品。”安徽省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龚华东告诉记者。

汽车后市场,内涵丰富。去年6月召开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提出,安徽将从7个方面发力汽车后市场,其中,就包括“营造汽车文化生态”。

安徽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和平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营造浓厚汽车文化氛围的建议》,提出从搭建汽车文化宣传平台、深化汽车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汽车文化产业人才三个方面着手,加速安徽汽车文化发展。

“当前,安徽汽车产业取得的成绩集中体现在制造领域,在汽车文化氛围营造上,尚有提升空间。”姚和平在建议中称,搭建平台尤为重要,除了办车展、论坛等常规手段,还应积极建造汽车博物馆、汽车文化馆,通过展示全省、全国、全球汽车发展史,提高汽车文化的渗透率和影响力。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奋进途中,安徽首位产业将为“达标”贡献怎样的力量,值得期待。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品牌出海,如何劈波斩浪 | 人民锐见
下一篇:尺素金声丨从1到10000,肯德基在中国市场做对了什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