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还原杜甫生活的历史时空

——读彭志强《秋风长啸:杜甫传》

张志烈    2024-01-11 11:14:08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杜诗注本《杜臆》作者王嗣奭评价杜甫对生活、对诗歌的态度是“并力一向,以全副精神注之”。读了彭志强的《秋风长啸:杜甫传》,我亦有同感。他研究杜甫十多年的刻苦努力,也可以说得上是“并力一向,以全副精神注之”。

为杜甫作传,不能不知人论世。彭志强这本著述的根本追求,就是通过生动还原杜甫生活的具体历史时空来理解杜甫的思想精神。为此,他驾车追踪杜甫的足迹,车中放着《杜甫传》和《杜诗全集(今注本)》。他在本书跋文《朝圣记》中说:“我更想以洛州的巩县为新的起点,从杜甫诞生窑出发,沿着公元712年至770年这个时间线,一步一步去丈量杜甫一生的足迹,一段路一段路去感知因为杜甫诗歌而肥沃的土地,然后厘清杜甫潜伏在每个时空节点的悲欢,注解他激荡或者沉郁在诗句深处的儒释道思想。”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他的目标实现了。

本书第三章《奉先寺》中,作者多处谈到杜甫的思想,如说“现存的一千四百五十五首杜甫诗歌,至少有超过五十首表现了他的佛学思想”,又说“不可否认,杜甫的主要思想肯定是儒家思想,其核心是孟子的仁政思想,所以我对杜甫头脑里拥有儒释道三家思想也有主次之分,首为大儒,中为佛学,小为道学”,还说“杜甫本身也是杂家,杂取众家的大儒、中佛、小道于一身”。

彭志强“大儒、中佛、小道”的论述,是他实事求是、细致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唐朝人早就有儒学治国、佛学治心、道学治身的说法。《杜诗镜铨》卷十八《忆昔行》后,杨伦评云:“太白好学仙,乐天专学佛,昌黎仙佛俱不学,子美则学佛兼欲学仙,要亦抑郁无聊,姑发为出世之想而已。”这里大中小之论,与前贤的认知是可以相通的。

通过此书,读者可以看到杜甫如何走完“读万卷书,万里作客,潦倒多病”的一生,如何践行“致君尧舜上”“诗是吾家事”这两大人生梦想,如何勇于开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唐代诗歌新天地,如何从一个官宦子弟成长为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大唐诗圣。

(作者系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杜甫研究学刊》主编、四川大学教授)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欧阳修编撰《新五代史》
下一篇:《论语》对做好调查研究的启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