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卜花村,有一个政协委员工作室——乡村振兴委员工作室,正成为推动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该工作室选址于敞开式群众常聚聊天的观景亭,不仅嵌入了政协元素、政协文化,更成为了群众身边的“暖心家”。在这里,群众能够零距离接触政协工作,深入了解政协职能,进而更加积极地支持政协工作。工作室的建立,为委员们提供了发挥专长特长、联系服务群众的广阔平台。
“在卜花村成立首个建在群众家门口的乡村振兴委员工作室,目的是进一步组织推动政协委员下沉乡村一级,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江州区政协主席黄德隆说。
在运作机制上,工作室由一名副主席联系指导,目前入驻的40名委员分成4个小组按季度轮值组织开展活动。每月安排一个小组进行轮值,组织开展活动,设轮值站长1名,值班人员2名,专职联络员1名,每月安排不少于半天的接待时间,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 这种灵活的组织形式,确保了工作室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当前,工作室的主要工作任务聚焦于“六帮”,即帮助绘制乡村全面振兴蓝图、打造升级乡村参观旅游精品线路、找准产业振兴路子、建立丰富协商平台、完善执行村规民约以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通过这些具体而务实的工作,工作室正逐步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工作室成立以来,政协委员通过深入走访调研,计划引进一批项目,涵盖引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引进,将为新和镇卜花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组织多方协商的过程中,工作室制定了新和乡村旅游度假重点打造精品线路,包括郡造屯黛院住宿、都垌屯露营基地、咘广屯研学体验、卜花屯非遗体验以及同心文化广场非遗体验等地方。同时,协商确定了以农为本、以旅为要的发展新路子,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还成功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例如,组织协调广西泛糖科技公司、广西科创自动设备公司优先服务卜花村甘蔗种管砍运,提升甘蔗种植良种化、种管砍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动江州大州公司投入1500万元实施度假区沿河两岸景观绿带提升改造;协商争取到政府投入15万元对观景亭进行除险加固;引进客商投资额6000万元开办广西赢开科技公司生产坚果加工设备以工带农;组织送医下乡等为民服务活动。这些举措的实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乡村全面振兴带来的实惠和温暖。
“要让各界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协离你很近,委员就在身边。”黄德隆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委员工作室建设,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政协委员的“联络站”、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