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铁力市工农乡:干群携手绘新景 美丽乡村入画来

2025-05-19 12:18:56   

为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工农乡聚焦基础设施升级、卫生整治攻坚、制度机制创新,打出一套村容村貌提升“组合拳”,让乡村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硬件升级,在乡村建设上促提升。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同步推进、深度融合,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实行“政府+村集体+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模式,让农民既愿意做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也能够做乡村建设的监督员,真正形成了人人参与建设的良好局面。

集中攻坚,在卫生整治上下功夫。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持续推广“农户分类、村屯收集清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切实强化硬件设施保障,实现了各行政村垃圾桶、运输车全覆盖,全乡所有村屯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此外,改造小菜园80余个,昔日“卫生死角”变身“景观花园”。

制度护航,在长效治理上出实招。为避免环境整治“一阵风”,工农乡建立“巡查—曝光—整改”闭环机制,成立专项督查组,不定期入村屯巡查;干部职工通过“随手拍”曝光卫生死角,累计整改问题80余处;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及村干部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如今,常态化管护机制已深入人心,村民从“要我整治”转向“我要整治”。(中共铁力市工农乡委员会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省大竹县:创新“巡回仲裁+源头治理”机制 打造劳动争议化解新样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