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建办规范化、实体化运行是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牵引性工程。朔州市应县各乡镇紧盯基层治理关键环节,以“五有”建设为抓手,有效激活乡镇党建办“红色引擎”。
办公有阵地
全县各乡镇对现有办公用房进行有效整合,按照“有标识、有架构、有制度、有专人”的统一标准,12个乡镇党建办均单独设立办公场所,悬挂“党建工作办公室”标识牌,室内规范张贴工作制度与职责分工,同时整合党建档案资料室、党员活动室等,打造“一站式”党建工作平台。
干事有力量
按照“三选三不选”原则,选取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党务工作的乡镇干部充实到党建办工作人员队伍中,搭建“1+3+3+3”组织体系,配备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副主任、专职副主任各1名,专职工作人员3名和兼职工作人员3名。科学设置组织工作岗、党群工作岗、综合协调岗等9个岗位,逐一明确岗位负责人及对应的职责分工,构建起“专人专岗、一岗多责”的严密格局,实现乡镇党建办实体化运行“有章可循”。
培训有体系
聚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乡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培训纳入县乡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县直部门业务骨干轮流讲理论、讲业务、讲实操;各乡镇落实兜底培训,定期组织党建办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其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实行“结对帮带”,乡镇党建办主任、副主任根据职责分工帮带1—2名工作人员,通过专题辅导、实地观摩、座谈交流、跟岗锻炼等方式,有效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运行有机制
围绕加强党建办自身建设,建立工作例会、调研指导、常态下沉、督查评估4项制度机制,推动党建办规范运行、常态运转。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学习业务知识,安排重点工作。建立联系点制度,党建办工作人员常态化下沉一线,围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空心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蹲点式、解剖式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工作实际情况。围绕党建工作年度计划和重点任务,定期开展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和年度评议,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工作有保障
县财政列支专项经费86万元,用于保障各乡镇党建办日常工作运转及党建重点项目推进等,确保“有资金干事”。强化考核激励,将推进乡镇党建办规范化建设情况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对于排名靠前的乡镇在项目、资金上给予政策倾斜。注重在日常工作中考察识别党建办工作人员,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大力营造“创先争优、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中共应县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