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产业铺就致富路 农民增收绽笑颜

2025-07-30 15:50:50   

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党委、政府积极谋求发展转型,致力于打造既能带动就业、又能提升区域经济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良好的基础设施、清晰的发展蓝图、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共同筑就红泥湾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让村民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积厚成势,产业集群夯实富民根基

为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红泥湾镇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规划,深度开发资源潜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形成食品加工、艾草加工、建筑建材和装备制造四大特色产业体系,其中,加工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助力富民增收的核心突破口与主引擎。

2024年以来,红泥湾镇先后实施重大项目12个,同时深入贯彻中医药事业、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理念,服务多个重大项目,打造“研、产、销”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基地,着力推动产业“链条延伸”“链上开花”。

安居乐业,农民增收托举幸福希望

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离土不离乡”就业机会——辖区两家艾草加工公司为当地创造了近千个就业岗位,辖区一食品公司日均用工需求420余人。落户移民村产业园的一家食品公司,商品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市,年销售额达3500万元,成为附近村民就近就业的“稳定器”。

金牌服务,政企同心致力行稳致远

多年来,红泥湾镇坚持“院墙内的事归企业,院墙外的事归政府”,多举措打造让企业“安心、放心、舒心”的营商服务。

基础设施“强支撑”。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基建资金用于修建道路、安装路灯及下水道清淤等工作,盘活闲置厂房让招引企业“轻资产”入驻。

服务机制“增效能”。包联企业、上门服务,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倍益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后,在镇政府的帮助下,短短几天时间就招聘了600余名工人,迅速实现投产。

要素保障“解难题”。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产品推介会,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推动行业上下游资源整合和镇区企业协同发展,切实做到“红产红用”“红产宛用”。

法治护航“安无忧”。定期举办普法讲座和普惠性法律援助,常态化开展的消防演练及宣传教育活动,让企业“轻装上阵”。

相关负责人表示,红泥湾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犁,以发展产业为种,深耕不辍,已然结出累累硕果。产业铺就的,不仅是一条条通往生产车间的致富路,更是一条条连接农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人民政府 周迪 孙尚羽)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岛市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2.0项目成功通过专家组评审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