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唐河县紧抓异地商会这一“乡情纽带”,将“他乡游子情”转化为“家乡发展力”,走出了一条“以商引商、以链聚产”的特色招商路径。2024年以来,全县通过异地商会签约项目30多个,总投资额100多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占比超70%,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发挥异地商会的“连心”作用,强化“乡情思维”,着力形成返乡创业新潮流。县委统战部深挖在外企业家、科研专家等乡贤资源,建立“唐河籍精英数据库”,涵盖500余名重点人士。通过“一封家书、一场座谈、一次考察”的“三个一”行动,成功吸引北京某生物科技公司回乡投资5亿元建设研发基地,带动本地就业超千人。做到“三必访”(重大节庆必访、返乡回归必访、患病必访),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通过电话、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并通过异地商会协调企业家参与民主协商、参政议政,听取其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合作共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更好利用商会“两地熟”优势,在区域经济互动和地区交流合作中发挥作用。同时以商会为主体搭建跨地区合作桥梁,以“乡情”连接“商情”,互通项目信息、组织回乡考察、促进返乡创业。
发挥异地商会的平台作用,强化“平台思维”,创新对外招商新方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异地商会建设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交流合作的平台、投资促进的阵地”。一方面,借助异地商会的力量助力发展,目前,异地商会已建立11家,依托郑州、北京、深圳、重庆等地的唐河商会,建立长效对接机制,第一时间捕获信息、对接洽谈,促进商会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共享,创新合作模式,形成发展合力;另一方面,举办“唐商回归”系列招商恳谈会,组织异地商会企业家考察产业聚集区、重点企业,直观展示营商环境。抓牢各类会议活动契机,撬动异地商会资源,吸引全省乃至全国优秀企业走进唐河、了解唐河,提供更多投资机会,服务家乡经济发展。2024年在广东招商推介会上,现场签约智能灯具制造、精密模具等项目6个,总投资近28亿元,其中乡贤投资项目占比达60%。
发挥异地商会的纽带作用,强化“协作思维”,拓展招商引资新路径。商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重要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搭桥铺路,积极整合资源,引导异地商会把团结会员企业、增进会员交流、规范会员行为、维护会员权益、提供相关服务和助推两地经济合作发展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在密切联络互动中汇集力量、促进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异地商会联系面广、人脉资源多、企业基础实的优势,借助异地商会来加强与外地商会的结对联系,搭建商会招商新渠道,组织招商队伍赴海南、深圳、重庆等地召开推介会招引项目,推介唐河工业、文旅、农业等重点项目,促进民营企业横向间交流合作,加强地区间企业合作对接;另一方面,利用唐河商会与当地同业商会、知名企业的合作联系,依托商会开展行业招商、产业链招商,有效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更好地宣传推介唐河,助推两地经济合作发展。
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区域合作的持续深入,唐河县以异地商会为支点,撬动了资本、技术、人才的“滚雪球效应”,书写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唐河县委统战部 鲁成豪)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