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康店村的数百亩黄花正是采摘旺季,每天早晨,在西坪镇联盈黄花产销专业合作社基地里,采摘工挎着袋子,在齐腰高的黄花丛中穿梭,灵巧的双手飞快地采摘着带着晨露的花蕾。这些新鲜黄花在两小时内便会被运往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开启它们的“增值之旅”。
收购现场同样热闹非凡,运输鲜黄花的车辆络绎不绝。每日采摘结束后,合作社的称重、登记、发工钱环节,总能看到村民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据了解,该合作社平均每天收购黄花达2.5万斤,收购价格维持在每斤2.5元至3.3元之间,切实保障了农户的种植收益。这些带着晨露的黄花,经分拣、过秤后,化作了村民手中实实在在的收入。
据合作社负责人武树介绍,合作社于2014年开始种植黄花,今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120亩。今年的黄花长势非常好,这几天正是采摘季,明年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为提高采摘效率,合作社创新采用跨省用工调配机制,从河南调配了80多名工人。此外,推行多劳多得的计酬模式,极大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合作社按每斤1.1元计价,熟练的采摘工一天能赚200多元。
在加工车间里,23名康店村村民在生产线上忙碌着,进行黄花的分拣、杀青、烘干等工作。加工工人按小时计酬,一天能拿到200多元,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有稳定收入。
合作社构建了从田间到车间的全产业链体系,拥有10000平方米的黄花晾晒场地,配备2个总容量500立方米的冷藏库以及烘干蒸制生产线,形成了“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完整链条。采摘后的黄花,经过挑选、蒸制、摊晾、烘晒、打包等工序成为市场畅销的优质干货。
如今,晾晒场上,金黄的黄花散发着淡淡清香;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将产品装箱;发货区前,一辆辆货车整装待发。这朵生长在西坪镇土地上的小黄花,正带着乡亲们的希望,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云州区融媒体中心 潘凤霞)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