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 (通讯员 邓全生)“我做骑手没几天,去陌生小区总怕人不好进、车不好停,耽误配送时间。”午餐高峰时段,江西南昌的外卖骑手江之余接到订单,心里却有些打鼓。来到小区后,竟然有骑手专用车位,按照门口标注的出入口、楼号、道路等信息指引,很快就将外卖送到了客户手中。
针对骑手停车难、楼栋门牌标识不清难找人等配送“末端难题”,近年来,南昌市通过健全完善组织体系、打造红色驿站、开展暖“新”系列活动等,打造骑手温馨港湾。
从理顺行业党建工作管理体系着手,指导成立市县两级行业党组织,加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制定《骑手友好互助小区建设指引手册》,构建社区、物业、快递企业党组织共建共管协作机制。东湖区针对居民小区实际情况,精心配置导航地图,安装智能化门禁系统、扫码一键登记平台,设置便捷的配送通道、专用的停车区域,让骑手感受到友好互助小区的便捷和温暖。
聚焦骑手职业特点和实际需要,盘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活动场所资源,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红色驿站,免费提供歇脚休息、即时充电、医药急救等自助服务,骑手通过人脸识别即可进入。
为了运营好红色驿站,南昌号召机关干部、基层党员等加入志愿者队伍,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开展服务。红谷滩区在每个红色驿站都创建了二维码,骑手只需一扫,即可就近找到党员志愿者,享受“一键直达”帮扶服务。
服务项目是否管用,骑手最有发言权。“以前办健康证,排队时间比体检时间还长,现在不用排队,一顿饭的功夫就体检完了。”在南昌市第七医院,快速的体检体验让骑手王小海竖起大拇指。健康证是外卖骑手从业的前置“门槛”,每年都要复查换证,为避免骑手来回跑,西湖区协调开辟“绿色通道”办理健康证,从登记到完成体检项目不到一个小时。南昌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问题共解的要求,建立“月主题活动”“月集体生日会”和困难帮扶等机制,切实帮助骑手排忧解难,把服务做到骑手心坎上。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