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冲在最前线,这是我的职责”

本报记者 王锦涛 赵帅杰 张武军    2025-08-11 09:09:40    人民日报

8月10日中午,甘肃榆中县马坡乡上庄村安置点,受灾群众正在吃饭,热烩菜、软馒头。

“受灾以来,这是我吃的第一顿热乎饭。”眼前说话的汉子叫陈万凯,是上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声音沙哑,眼睛布满血丝。过去的3天,他只在昨晚睡了3个小时。

上庄村共有11个社、466户村民,在这次山洪灾害中无一人伤亡。“山洪那天晚上7点37分,我先在村里的微信群发布了暴雨预警通知。”陈万凯说,当时他和村委会副主任、党员马海印,都在村委会值班,并时刻关注着可能到来的雨情。

大约晚上8点,村里的变压器发生故障,陈万凯立即开车前往察看。当时村里并没下雨,但陈万凯却发现,车灯照射下的村头小河河面已宽了许多。随即,陈万凯又听见了山里传来轰隆声,如响雷一般。正在这时,村监委会主任丁玉花打来电话说,家门口的三轮车被水冲走了。陈万凯心头一紧!

“一社全员转移!”晚上8点20分,陈万凯在群里发布紧急通知。然后,他迅速回到村委会,与马海印及3个热心村民一起,赶往沿河的一社,挨家挨户敲门疏散群众。

洪水比预期来得更快。就在陈万凯一行人赶到村民张正栋家时,洪水已经漫上他家堂屋的门廊。此时张正栋在外地务工,家里只有80岁的父母和上大学的女儿张娟。他在微信群看到了信息,但女儿的电话一直打不通。

就在这时,陈万凯敲响了堂屋的门。等他们背出两位老人,水已齐腰。不远处是个麦场,比堂屋高出一米多。麦场上,赶来救援的其他党员和村民合力把老人和张娟拉了上去。

就在大家要拉陈万凯上去的时候,洪水突然猛涨,情况一下子变得很紧急。陈万凯死死抱住一棵树,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脱离了危险。来不及后怕,陈万凯马上带大家往更高处转移。“我觉得洪水还会涨。”陈万凯说。

安顿好之后,女儿张娟给张正栋打电话报了平安,张正栋悬着的心才安放下来。

“灾害面前,作为党员,冲在最前线,这是我的职责。”连轴转了3天,陈万凯依然干劲十足。安置点上缺的炉子、桶装水等物资陆续送抵。陈万凯猛喝一瓶水,转身又去搬卸物资。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1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无论千难万险,一定把“信”送出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