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国家开放大学开启劳动教育学习宣传月系列活动

2025-05-07 09:44:26    国开之声公众号

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办学体系师生和社会大众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国家开放大学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中宣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于5月启动劳动教育学习宣传月系列活动。

全面融合,推动“劳动教育+思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及其所蕴含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既是宝贵的思政资源,也是做好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国办学体系发起倡议,鼓励各学院、分部在所开设的学历教育专业课程、非学历项目、老年教育课程和社区教育活动中,高质量融入能够反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典型人物和优秀案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创新呈现和组织形式,推动“劳动教育+思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激励和鼓舞500万学历教育在籍生和社会大众以优秀劳动者为榜样,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在各自岗位和生活中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全网开放,上线“工匠劳模讲堂”学习专区

自5月1日起,国家开放大学“工匠劳模讲堂”专区面向全网正式上线。首批专题片由国家开放大学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策划推出,通过真实的场景、鲜活的故事、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以超高技术完成世界首台单机容量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吊装的大国工匠田得梅、以手中焊枪为中国梦提速的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往返雪线邮路为千家万户传递幸福的全国劳动模范其美多吉、以一把剪刀传递文化故事的福建漳浦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少萍等优秀榜样的个人事迹,给社会大众带来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浸润和行动上的参照,在艺术性、教学性、思政性方面形成了统一。

目前,“工匠劳模讲堂”专区已在教育部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之家”平台、中宣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光影育人”平台、学习强国、央视频、B站、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全媒体矩阵等同步上线。

全民征集,寻找身边的工匠劳模故事  

在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中,存在着一批大国工匠、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着、奋斗着,用双手雕琢着技艺,以匠心书写着传奇。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据不完全统计,38位国家开放大学师生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充分挖掘身边的工匠劳模资源,国家开放大学面向办学体系,启动“寻找身边的工匠劳模”征集活动,征集内容包括体系内师生中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非遗传承人等扎根岗位、精研技艺的感人故事,征集形式包含“文本”和“视频”两类,后续将依托“工匠劳模讲堂”专区等进行宣传展示。

重磅讲座,与工匠劳模面对面交流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者遍布全国,规模巨大,其中许多人来自基层、身处岗位一线。工匠劳模既是学习者鲜活的榜样,也是梦想的同行者。

5月起,国家开放大学将有组织开展工匠劳模进校园系列活动。新疆分部、福建分部、厦门分部、成都分部、安徽分部、内蒙古分部等将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通过讲座、座谈、沙龙、圆桌对话、现场展示等活动,让师生与时代楷模近距离对话,更加真切地体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奋斗热情。

据介绍,国家开放大学将以劳动教育学习宣传月为契机,发挥资源集成共享优势,基于全国办学体系,面向全社会开放,深度推进立德树人,带动体系师生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本科专业目录增列29种新专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