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庆市公安局卧里屯分局携手大庆某大型石化企业、龙凤区兴化街道,共同开启警、企、地“联学共建”崭新篇章。这一开创性举措,为全市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注入了全新活力,进一步深化拓展了“党建+警联”工程,为区域和谐稳定发展筑牢根基。
回溯至2024年4月,大庆市公安局卧里屯分局与辖区大型石化企业携手打造的“党建+警联”工程便已惊艳亮相,成为全市首创之举。短短一年间,卧里屯公安分局凭借两个全市首创项目,赢得了辖区众多石油化工企业和广大居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直观展现出“党建+警联”工程的卓越成效。随着该工程的持续推进,百余件困扰企业的难题迎刃而解,外省市大学生落户率同比大幅增长72%,警情回访群众满意度更是达到100%。一面面锦旗、一封封表扬信如雪花般飞来,累计达48次,同比增长54.84%,成为公安工作成效的有力见证。
“党建+警联”工程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各个领域。在“警联+大型石化企业”合作中,警企携手,成功破获22起涉企盗窃案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开展标准化联勤行动21次,构建起紧密的安全防线;搭建数智安防联建平台,800个智能化感知前端、62个升级探头如忠诚卫士,实现对石化厂区及周边全方位、无死角覆盖;青工大学生落户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落户率显著提升,还为500余人次提供上门、延时、预约等贴心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服务的温暖与便捷。
“警联+民营企业”模式同样成果丰硕。面对阻碍光伏施工、违建招商用地等复杂矛盾纠纷,公安部门主动靠前,积极协调各方,妥善化解难题;压实企业“一岗双责”安全制度,强化专用危化品监管,让43家石油化工民营企业遇到的百余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警联+行政部门”的合作,构建起“多级管控、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通过精准施策,重复性警情治理成效显著,多发重复警情同比下降32.2%;“九全九升”入户走访率达到100%,成功化解社区矛盾纠纷231起,让社区更加和谐安宁。
这些亮眼成绩,赢得了多方的高度认可。大型石化企业专门给予书面肯定,对警企合作成果赞不绝口;2024年,大庆市公安局卧里屯分局更是凭借出色的工作,被省公安厅确定为全省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截至目前,“党建+警联”工程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这一创新举措。
每一次创新举措的推出,都源于对现实需求的精准把握。一位拥有30余年刑侦经验的公安负责人表示,进入新时代,公安部门面临着体量小、案源少等现实挑战。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公安部门必须立足实际,转变工作作风。
2024年4月,针对辖区企业规模庞大、员工众多,工作沟通成本高的实际情况,大庆市公安局卧里屯分局党委班子深入基层,用一个多月时间开展走访调研,与大型石化企业多次沟通协商,最终确定打造“党建+警联”工程。该工程以“党建+”为核心,依托“党委联席、支部联建”组织架构,推进实施“四型堡垒支点,十二项目联创”。分局副局长介绍,通过支部业务一对一有效衔接,在每月至少一次的联学共建活动中,警企双方配合更加默契,行动更加顺畅高效。
2025年4月正式启动的警企地“联学共建”,更是将合作推向新高度。大庆市公安局卧里屯分局、大型石化企业、龙凤区兴化街道三方将在“理论联学、团青共建、技能比武、实战练兵、参观互学、普法宣传、纠纷联调、应急协同、一体巡防、志愿服务”等十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实现共建共享。一位长期扎根社区服务的警务大队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与街道、社区协作虽紧密,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仍存在社会力量动员不足、难以满足辖区日益多元化需求的问题。警企地‘联学共建’模式的推出,将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更好地解决邻里、经济纠纷,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在龙凤区兴化街道党工委书记看来,警企地合作是推动卧里屯地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三方联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固定联学了解各方需求,重大行动时党委联席灵活调度,公安部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调解矛盾纠纷,石化企业与街道社区则发挥“前哨”作用,及时发现并跟踪整改问题。
大型石化企业保卫部负责人对警企地“联学共建”充满信心。他表示,基于“党建+警联”工程一年来的坚实基础,未来三方将实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合学、基层党支部结对学,建立统筹调度、综合指挥、线索移交、快速反应、联调联动、支援协作等完善的工作机制。逐步构建全区域、全天候、网格化立体巡逻模式,强化协同共治,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一线。同时,整合服务职能,按需提供上门服务,力争做到全项办结;推进智慧赋能,让更多服务实现“网上办、自助办、随时办”;常态化组织民辅警深入社区“双报到”,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活动,为企业和群众多办实事、多解难题,共同绘就基层治理的美好新画卷。(大庆市公安局卧里屯分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