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容易被模仿抄袭,我们不知道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企业在环保方面一直很重视,但有时候还是容易在细节上出问题”……在怀仁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的“法治护航·问需企业”座谈会上,企业代表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与会检察官现场一一进行解答,并给出针对性建议,助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今年以来,怀仁市人民检察院立足怀仁市“五位一体”多元化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和“打造山西省北部重要工业城市、物流枢纽和省级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的区域定位,以见实效为基本遵循,将惩、防、治工作一体化开展,让法治化营商环境可感可触。
治理“空壳公司”
针对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强化治理力度,怀仁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碰撞、梳理各类“空壳公司”监督线索12件,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加强对公司注册、经营巡查、联合惩戒等工作力度,提升“空壳公司”治理监管质效;依托数字检察,搭建反保险欺诈五方机制平台,促进保险行业规范发展;加强企业产权保护,监督法院不当执行企业标的、错误适用信用惩戒措施案件;加大对涉企虚假诉讼案件的监督力度,排查虚假诉讼案件线索。
护航知识产权
怀仁市人民检察院持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为怀仁市2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培训,帮助企业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联动多部门及企业代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会签“保护知识产权·护企业发展”协作机制,保护怀仁市地理标志商标“怀仁陶瓷”“怀仁羔羊肉”;加大对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和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力度,对“老管家糖干炉”“怀仁绿豆”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开展法律监督。
升级服务模式
怀仁市人民检察院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普法宣传为精准滴灌式的支持型普法服务,主动征求企业意见建议,精准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梳理办案过程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多发的刑事风险点,制作成《企业刑事风险自查清单》,帮助企业“治未病”;构建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开展形式多样的订单式普法活动,将一对一服务模式升级为“N对N”服务模式;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的联合普法,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切实将“护”融入高质效的司法办案之中,将“实”贯穿于专项行动始终。(怀仁市人民检察院 朱德强)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