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最长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上俯瞰,126.23公里的海岸线如银色缎带蜿蜒舒展。在这片连接着国际旅游岛与世界的重要海域,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苏平支队以科技为帆、以共治为桨,绘就出一幅“陆海空天”四位一体的现代海防图景。2023年以来,这支驻守岚岛“北大门”的年轻警队,用37.6%的涉海警情下降率、100%的涉海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交出了一份平安岸线的高分答卷。
多元共治筑牢平安岸线
面对辖区103个港口码头、126.23公里蜿蜒海岸线、2143艘在册船舶的治理难题,苏平支队创新推行“三共机制”:依托“福建公安海防管理系统”数据平台,实现船舶动态、人员信息等9类数据实时共享;组建4支“苏平渔警队”,将38名船老大发展为“海上哨兵”;与区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苏平片区管理局等部门建立“半小时应急响应圈”,年均开展联合执法80余次。这套“科技+人力”的组合拳,实现2024年涉海安全方面“零事故”。
“现在台风来临前都会收到公安推送的安全预警,遇到可疑船只还能通过微信群一键报警。”从事渔业30年的船长老高,如今已是渔警队的中坚力量。这支“海上民兵”队伍,今年已报送各类动态信息87条,提供船舶违规载客、不按规定穿救生衣等涉海安全线索22条,为守护平安岸线贡献了坚实力量。
智慧赋能构建立体防线
平潭岸线绵长,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海上偷渡和走私犯罪活动,管控难度大。针对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苏平支队构建“三线拦截”机制:值班民辅警每夜根据潮汐点巡逻4小时筑牢“岸线屏障”,无人机巡航重点部位把守“海上通道”,智慧指挥室24小时监控盯牢“海陆要道”。支队成立以来,先后查获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7起、走私冻品案件1起,抓获涉嫌偷渡人员7名、涉嫌走私人员10名,查扣涉案车辆8辆、运输船1艘,疑似走私货物80余吨,移交非法采砂线索3起、非法捕捞线索5起、“三无”船舶线索2起。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高压打击,现在支队辖区涉海违法犯罪已压降至历史最低点。”苏平支队社区警务大队陈晨大队长介绍。
“海上枫桥”绘就和谐风景线
在“苏平联调中心”的档案柜里,每一面珍藏的锦旗、每一封感谢信都代表着苏平渔船民对支队“枫桥实践”的衷心认可。海难事故纠纷、渔排劳务纠纷、海鲜交易纠纷、滩涂养殖纠纷……一起起涉海纠纷在支队民辅警的努力下化解于基层。特别是在2023年“12.22”海难事故引起的矛盾纠纷中,支队民辅警连续奋战72小时,高效促成涉事多方达成200余万元的赔偿协议,将一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纠纷止于萌芽。“既要算清法律账,更要解开心里结”,支队优秀调解员林建福介绍,“通过支队首创的‘五式调解法’,我们把90%以上的涉海矛盾纠纷化解在港区码头。”
近年来,苏平支队以深化“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苏平联调中心”和“林建福调解工作室”效能,成功调处22起涉海矛盾纠纷,3起重点调解案例被省、区官方媒体刊登转载,收到苏平片区管理局表扬信2封,群众致谢锦旗2面,形成“小事不离港、矛盾不上交”的涉海纠纷化解新格局。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