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让青少年听见历史深处的嘹亮号角

——《号角》新书发布暨有声书项目启动

李彦池    2025-07-29 11:24:49    《人民周刊》

2025年6月18日,“号角嘹亮,为国而歌——《号角》新书发布会暨有声书项目启动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晨光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联合主办,以长篇叙事诗《号角》为载体,致敬人民音乐家聂耳,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高洪波,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丁丁,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任远征,云南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洪耀星,晨光出版社社长杨旭恒,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刘琼,《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陈香,儿童文学作家翌平,《号角》作者何南以及影视表演艺术家张凯丽、朗诵表演艺术家张宏等出席本次活动。

 

诗与声的共鸣: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号角》是儿童文学作家何南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以5000行诗篇再现聂耳从云南少年到国歌作曲者的辉煌人生。发布会上,高洪波称赞作品“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以诗的形式美彰显聂耳精神的时代价值”;丁丁强调“这部作品是红色题材儿童化表达的创新实践,让青少年在诗意中感受信仰的力量”。杨旭恒介绍,这本书突破传统出版边界,通过“纸质阅读+数字AI+有声演绎”的全媒体模式,打造沉浸式红色读物,其中插画由AI技术生成,有声书则由张凯丽、张宏倾情录制,“以声传情,让历史跃然耳畔”。

名家对谈:叙事长诗如何点亮时代精神

在“从聂耳到《号角》:红色基因的儿童文学表达”主题对谈中,刘琼表示,这部作品以诗意的语言重构聂耳形象,既有小夜曲般的柔情,又有进行曲的铿锵,是英雄叙事诗的当代典范。陈香认为,《号角》通过儿童视角与韵律美感,将宏大历史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情感教育,为红色题材创作提供了新路径。翌平特别提到书中聂耳童年故事的童趣表达:“即使生活艰苦,儿童独有的希望感仍跃然纸上,这正是红色精神扎根童心的关键。”

有声书启动:用声音唤醒永恒记忆

活动现场,张凯丽与张宏联袂启动《号角》有声书项目,现场还播放了两位艺术家的朗诵选段。张凯丽动情表示:“录制时数次哽咽,聂耳23岁的生命如流星划过,却用音符铸就了永恒。”张宏则赞叹:“5万字的鸿篇诗作,是儿童文学的收获,成为照亮时代的文化火炬。”据悉,两位艺术家为完美呈现作品,常工作至深夜,以声音艺术再现聂耳的激情与信仰。

随着新书揭幕与未来有声书上线,《号角》将尝试以多语种版权输出走向国际舞台。正如作者何南所言:“愿这本书成为跨越时空的桥梁,让每个青少年都能听见历史深处的嘹亮号角。”

(作者为晨光出版社第八编辑部主任)

 

(《人民周刊》2025年第13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5年第13期

上一篇:梅宏:不要纠结于大学读什么专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