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乌兰察布市文化馆:丰富课程供给 文化惠民见实效

2025-07-15 10:41:16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7月15日,在乌兰察布市文化馆,一阵阵悠扬动听、富有草原韵味的马头琴声从排练厅传出。60有余的老学员陈丽正跟随刘晓飞老师的指导,与其他学员一同练习。作为文化馆老年培训班的“老学员”,陈丽已有六七年的乐器学习经历,在文化馆系统学习马头琴也满一年。“这里的老师专业又耐心,每次上课都能学到新技巧有新的提高。马头琴的声音太有魅力了,每次演奏都让我沉浸其中。”陈丽笑着说。

 

孙磊摄

 

刘晓飞是马头琴专业出身。他一边示范指法,一边向学员讲解演奏要领:“演奏这首曲子,要带着对祖国的深情,弓法的力度变化要细腻。”

在课间休息时,刘晓飞介绍,马头琴班的学员来自教师、退休职工、企业职员等不同行业。“正是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好者,用最质朴的热爱,让马头琴这门传统艺术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他们不仅自己学习演奏,还通过社区演出、家庭聚会等方式传播,让更多人熟悉、喜爱这门传统艺术。”

 

孙磊摄

 

而在另一处排练厅,成人模特课程正在进行。郭万林带领学员们进行台步训练。“抬头、挺胸、收腹,步伐要稳,眼神要有自信。”在郭万林的指导下,学员们从最初的羞涩、拘谨,逐渐变得自信、从容。郭老师先从基础的站姿、走位讲起,让学员们在镜子前反复练习,感受身体的平衡与姿态的优雅。随后,学员们在T台上进行走秀练习。“看着他们从零基础到能独立完成走秀,通过形体训练找到自信,我感到欣慰。这不仅是美的塑造,更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传递。”郭万林说。

乌兰察布市文化馆不仅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免费艺术培训课程,还在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职能。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栋表示,文化馆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新时代赋予文化馆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市文化馆公益服务职能,扩大文化惠民的受惠面和普惠性。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终生的美育学校。

据悉,市文化馆的场馆设施场地均免费向群众开放。无论是宽敞的多功能厅、专业的舞蹈(综合)排练厅,还是安静的辅导培训教室、充满艺术氛围的书画长廊与宣传廊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都成为市民提升文化素养、享受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乌兰察布市文化馆即将开启暑期特色课程,针对青少年开设街舞和戏剧课程。届时,青少年们将有机会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感受街舞的动感活力与戏剧的独特魅力,在艺术的海洋中度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暑假。(乌兰察布市文化馆 赵静 刘佳鑫 王栋 贾文慧)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向阳花的约定,15年从未断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