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山阴县以“三强三促”为抓手,全面规范乡镇党建办机构设置、职能职责、运行机制,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精兵强将”促作用发挥
坚持把选优配强队伍作为抓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抓手,为党建办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聚焦“选好人”,筑牢“硬支撑”。明确党建办主任、常务副主任、专职副主任及其他工作人员人选条件,集中乡镇党委优势力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攥指成拳,形成“统起来推、专起来抓”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12个乡镇共配备党建办工作人员120名,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0.2%,平均年龄37.7岁。
聚焦“用好人”,激活“主引擎”。根据党建工作任务,分类制定党建办工作人员职责清单,明确党建办承担10个岗位43项具体职责。其中,党建办主任侧重负责工作整体统筹,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管理,专职副主任负责具体管理协调,其他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聚焦“育好人”,搭建“练兵场”。县委组织部协调各部门单位,将乡镇党建办工作人员纳入培训对象,截至目前,乡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参加专题培训7次,着力提升其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实行“结对帮带”,乡镇党建办主任、副主任根据职责分工帮带1-2名专职工作人员,帮助提升实操能力。
“制度管人”促履职尽责
积极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拓展履职思路,规范履职方式,推动党建办工作人员履职活起来、实起来。
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党建办每周由主任主持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学习基层党建业务知识、上级文件会议精神,交流周工作开展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建立调研指导制度。党建办工作人员每人确定2-3个支部联系点,常态化下沉到村(社区),通过开展蹲点式、解剖式调研、列席指导“三会一课”等,摸清基层实际情况,聚焦重点工作任务和发现的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建立年度评估制度。聚焦党建工作年度计划、重点任务等,在日常随机调研的基础上,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评估,总结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建议和工作举措。
“实干导向”促担当作为
严格落实阵地、经费、关怀激励制度,为党建办工作人员积极发挥作用提供坚强后盾。
做实阵地保障。12个乡镇通过整合办公用房方式,根据工作人员数量及人均办公用房标准要求,全部为党建办单独设立办公用房,面积最大的达到80平方米,最小有20平方米,全部配置电脑、电话、打印机、文件柜等办公所需基础设备,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上墙公示。
做优经费保障。县财政为乡镇党建办每年预算5万元专项办公经费,不足部分由乡镇从运转经费中兜底保障。对乡镇党建办工作成效显著,或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实效受上级部门表扬的,县委组织部采取适当方式给予资金奖励,用于开展党建工作,确保乡镇党建办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
做强关怀激励。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党建办工作人员,乡镇党委组织委员一般要具备至少1年的乡镇党建办工作经历。实绩突出、符合条件的,特别是党建办专职副主任优先提拔或进一步使用、晋升职级,优先推荐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候选人。(山阴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