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构建铸魂增效赋能全链条农村党员教育体系——

创新教育形式 锻造过硬“头雁”

2025-07-21 14:12:09   

今年以来,零陵区将农村党员教育作为锻造过硬“头雁”、夯实基层党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抓手,创新实施铸魂增效赋能“三大工程”,通过构建“内容精准化供给、场景多元化浸润、平台实战化历练”的全链条教育体系,实现党员教育从“被动灌输”向“主动求索”转变、从“理论武装”向“实践转化”延伸,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突出实用内容,构建精准滴灌“五维课堂”

“先锋课堂”重引领。依托16个乡镇党校和334个村级教学点,构建“先进典型+专家学者+党务骨干”三位一体师资体系,组建包含40名优秀共产党员、22名党务工作者的师资库。采取“专家授课+典型引路+互动研讨”模式,引导农村党员对标先进、严于律己、争当先锋。今年以来,累计举办集中培训班16期,覆盖党员1.5万余人次。

“红色课堂”强党性。深挖红六军团西征永州指挥部旧址等红色资源,挂牌党性教育基地7个,开发《半截筷子》等精品党课,打造“一基地一线路一课程”沉浸式教育体系,通过“实地参观+情景教学+红色故事汇”模式,组织党员重走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初心使命,持续开展活动200余场,教育覆盖党员8600余人次。

“田秀才课堂”育能人。实施“乡土人才领航计划”,从种养大户、电商达人中遴选48名“土专家”组建讲师团,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开设“乡村学堂”,今年累计举办养殖技术、电商运营等专题培训班20期,培育致富带头人150名,带动3000余农户实现增收。今年6月,举办“一村一品一主播”培育行动暨首届乡村振兴直播带货大赛,培育主播200名。

“大红花课堂”树标杆。开展“乡村振兴先锋榜”评选,选树92名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典型,组建“先锋宣讲团”开展巡回报告20场。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推动党员在产业发展中亮身份,在矛盾调解中作表率,在民生服务中聚合力,营造出“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示范效应。

“柳风课堂”促实干。发挥零陵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以柳宗元“利民”“勤事”思想为主要内容,打造“勤政为民办实事”教育品牌,以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基因厚植新时代党员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牢记党员身份,心系群众冷暖,立足本职担当作为,力所能及的为身边群众办实事5600余件。

突出实效目标,打造沉浸体验“四维场景”

田间地头实训,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依托12个千亩连片产业基地,组织农技专家、“田秀才”开展“一对一”现场教学。围绕水稻绿色栽培、柑橘病虫害防治、水果蔬菜种植、农产品直播带货等实用技术,采取“理论授课+田间实训+结对帮扶”方式,开设“田间课堂”120节。如,在菱角塘镇水稻种植基地,党员技术骨干通过“点单式”培训,带动200余名党员掌握优质稻种植技术,推动全镇水稻亩产提升15%。

农家小院恳谈,在交流中厚植初心。以“宣讲政策、化解矛盾、听取民意、共话发展”为主题,以农家小院为阵地,灵活开展屋场恳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齐聚民愿、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结合“走找想促”活动,全区共开展屋场恳谈会5000余场次,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农田灌溉等民生问题12000余件,实现“群众跑腿”到“干部上门”的服务转变。

线上线下联动,在互学中拓宽视野。线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微信群、QQ群、远程教育平台、智慧党建等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农村党员随时随地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工作经验,拓宽视野和思路。线下,实施“蓝青结对”工程,组织586名乡镇干部、村支书与年轻党员结对,通过“每月一次谈心谈话、每季度一次实践指导”,帮助年轻党员快速成长,其中32名结对党员已成为村级干部后备力量。

文化舞台展演,在浸润中凝聚力量。挖掘零陵花鼓戏、渔鼓等非遗资源,创作《党员带头奔小康》《清廉乡村新风尚》等文艺作品24个,开展“文化下乡”巡演68场。在村远教站点,开展电影党课“光影铸魂”活动,每月播放《建国大业》《脱贫路上》等主旋律影片,组织党员开展“观影思悟”活动,让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初心。如,朝阳街道通过“渔鼓说党史”活动,吸引3000余名群众参与,实现党员教育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突出实绩导向,搭建作用发挥“三维平台”

议事平台聚民智。推行“乡村振兴月例会”制度,通过“线下议事+线上直播”方式,组织党员群众共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村级事务。建立“议题征集-民主协商-跟踪落实-结果公示”闭环机制,今年以来召开月例会1800余场,解决群众诉求4000余件,推动金科桃李郡小区办证、农田水利设施修缮等一批难点问题落地。

实践平台当先锋。实施“党员赋能乡村振兴”行动,按照“按需设岗、因岗定责”原则,设立“产业发展岗”“矛盾调解岗”“政策宣传岗”等岗位,组织2000 余名无职党员领岗履职。深化“137”模式和“片组邻”三长制,建立党员责任区289个、党员中心户560户,形成“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治理格局。今年以来,党员带头化解矛盾纠纷430余起,领办产业项目78个。

比武平台展风采。开展“组织摆擂台·书记大比武”活动,通过“实地观摩+现场述职+群众评议”方式,分层评选区直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担当作为好书记”34名,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中比业绩、赛成效。创新开展“党员大舞台·有才你就来”活动,党员围绕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学习教育等领域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先后吸引16名党员参赛,目前2人被评为“最佳分享者”,全面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举办职工子女沉浸式体验日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