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丰乡立足自身文化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研学”融合发展模式,以“文明实践号”文化专列品牌为载体,通过整合朝鲜族文化、端午传统习俗等特色资源,打造集文化传承、教育实践、文旅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深耕民族文化资源,构建沉浸式研学载体
年丰乡联合“岭尚十年”研学团队围绕朝鲜民族的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设计一系列民族文化特色研学活动。多维文化体验:开发民族服饰穿戴、传统舞蹈教学、民俗厨房实践(朝鲜族打糕、辣白菜制作)等特色课程,让参与者亲身感受民族文化魅力。非遗活态传承:邀请民族文化传人现场讲述民族历史故事,传授传统手工艺技艺,促进文化代际传递。促进交融互鉴:通过沉浸式研学活动,增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认同,累计开展朝鲜族文化研学200余次,参与1000余人次。不仅让参与者深入了解朝鲜民族文化,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创新传统节庆实践,拓展文明实践内涵
年丰乡以端午节为契机,打造特色文化育人场景。艾草文化科普:研学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田间,讲解艾草药用价值与端午民俗意义,指导制作艾草手工皂,连接自然知识与传统文化。粽艺劳动传承:组织包粽子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亲手完成选叶、填料、捆扎全流程,折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传统习俗。创意龙舟赛事:创新开展陆地龙舟赛,学生全程参与设计、制作、彩绘等一系列工序,并用亲手制作的龙舟进行竞技,深化节日理解的同时培育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在竞技过程中,吸引众多村民和游客的围观,充分展现乡村的活力与风采,也进一步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强化多元协同机制,激发乡村发展动能
近年来,年丰乡注重多方合作,将政府、学校、企业、村民等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发展合力。以“文明实践号”品牌为发展契机,结合端午特别活动等主题,搭建“文化传承+教育实践+休闲娱乐”综合平台。带动村民参与活动组织、特色农产品及手工艺品销售,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项目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及游客50批次、2000余人次,带动村民年收入增加2000余元。(中共铁力市年丰乡委员会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