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聚焦专家人才紧缺、产业发展堵点,创新开展“智兴天府专家行”活动,组建专家“智囊团”,开展技术指导、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以智力服务助力产业振兴。
多方整合资源。建立专家人才与企业、院校对接机制,柔性引进四川省人民医院、川北医学院等8位知名专家,联动万源市、开江县人民医院等5家机构,开展座谈交流、义诊服务38次。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等12家院校合作,针对小龙虾、珍珠等产业发展,提出加大技术研发、拓宽销售渠道等建议40余条,提升产业产值5.2亿元。
深化专家合作。建立川渝专家常态联系机制,打破专家人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创新“专家驻点+云端指导”“集中会诊+单项调研”服务模式,搭建“项目单位—专家团”常态化沟通平台,通过定期座谈、实地调研、技术攻关等形式,研究解决黑鸡育种、溪石斑鱼繁育等技术难题。今年以来,建立由25名川渝专家组成的“智囊团”,解决核心技术难题135项。
开展精准帮扶。建立“需求清单+专家匹配”机制,推动项目属地与专家服务团、项目单位与对口专家分别签订长期帮扶合作协议,建立专家智力服务基地,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13名专家教授,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向达钢集团、正达凯等42家企业提供智力帮扶。今年以来,推动专家与38家受援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结对帮扶项目68个。(达州市人社局 谈东林)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