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岢岚县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整合县域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创新打造“家门口”的社区共享自习室,通过“动静分区+课程赋能+研学拓展”三维服务模式,破解暑期学习难、托管难问题,让红色阵地变身民生服务“加油站”,用行动推进“学用结合”。
构建“学习+运动”复合场景
针对暑期孩子居家学习易分心、家长工作忙碌难兼顾的民生痛点,岢岚县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盘活辖区资源,打造“共享自习室”便民新场景。室内配备护眼台灯、高速Wi-Fi、直饮水机等贴心设施,从冲刺考研考公的青年群体到备战升学的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学习者都能找到专属“充电站”。
“自开放以来,自习室日均上座率达90%,高峰时段需提前1天预约。”西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杜小宁介绍。该社区创新采用“动静分区”运营模式,在静谧自习区外,同步开放健身区、乒乓球室等活动空间,既能满足“沉浸式”学习需求,也为脑力劳动者提供放松身心的运动场所,实现学习效率与身心健康的双向赋能。
打造“课程+研学”成长矩阵
社区创新构建“1+N”服务体系,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引擎,联动N方资源打造全链条成长支持平台。通过整合退休老教师、社区志愿者、热心党员群众、网格员等资源,组建自习室师资队伍,负责日常的管理和运营。在服务内容上,共享自习室设置了课业辅导、思想品德、安全健康、艺术审美、合作创造等5大类常规课程,同时积极拓展户外研学资源,创新“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品牌,将课堂延伸至毛主席路居馆、气象站等地,开展沉浸式研学,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深化“校社协同”模式,联动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大手牵小手,关爱暖童心”系列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写书法、做游戏、科普铁路知识等,使自习室服务从单纯的“空间提供”向“学用共建”升级拓展。
织密“托管+关爱”民生网络
针对职工子女看护难题,社区创新“文化浸润+托管服务”模式,贴心覆盖社区儿童。广惠园社区联合团委、禾爱社会服务中心共建托管班,配备专职社工6名、志愿者2名,设置“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三大模块,为42名务工家庭子女提供延时托管服务。邀请消防员采用“非遗快板+安全实训”教学模式,开展安全课堂,覆盖青少年65人次。通过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精准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更以特色活动激活青少年成长新动能。
据介绍,下一步,岢岚县将持续优化“社区党建+党群服务+共享自习室”服务融合模式,培育孵化社区互助学习社群,为社区党员群众的学习和生活注入新的活力,让服务“小空间”释放社区治理“大能量”。
(岢岚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