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江夏区创新推行节点工作法,为项目前期报批规划注入新动能。这一方法论的核心在于以时序管控为轴、以精准服务为核,将冗杂的审批流程解构为可量化、可追踪、可问责的关键节点,实现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攻坚”的转变。江夏区通过前置介入、并联推进,在土地要素协调阶段即同步启动规划预审,破解了传统流程中“方案等土地、审批等图纸”的堵点。
节点工作法的生命力在于动态预警与全周期协同。依托“肥西节点工作平台”实践经验,江夏区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 制:对规划衔接、指标调整等高风险节点实行“日调度”,对部门会签、专家评审等中风险节点“周跟踪”,对公示公告、文件归档等低风险节点“月督办”。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重构服务生态。节点工作法绝非简单压缩时限,而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塑服务链条。江夏区为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管家”,在立项阶段即定制《报审服务手册》,同步标注政策风险点与容缺路径。
实践证明,节点工作法既是破除审批“中梗阻”的手术刀,更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它要求干部从“坐等材料”转向“靠前 服务”,从“部门思维”升维至“系统思维”。当前,面对重大项目落地提速与精细治理的双重要求,我们需进一步融合数字化手段,如开发节点追踪平台实现进度可视化,让“挂图作战”从墙上落到掌上。唯有如此,方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以节点之“精”成就项目之“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江夏实践的工笔画。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办事处)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