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怀仁市何家堡乡南街村红色教育基地,斑驳的历史照片与乡亲们口中的鲜活故事交相辉映。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记忆的热土,正以蓬勃生机展现着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在党建引领下,南街村走出了一条“红色赋能、文旅融合、乡村蝶变”的特色发展之路。
唤醒红色记忆 激活沉睡资源
南街村所在的鹅毛口古镇,是怀仁第一个党支部“鹅毛口党支部”的诞生地。然而,这里珍贵的红色资源一度被岁月尘封。
怀仁市县乡村三级协同发力,一场红色资源抢救性保护行动迅速展开。村里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历时一年编撰完成《古镇鹅毛口》,系统梳理当地革命历史脉络。通过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将杨松青、杨子安等革命先驱的事迹,以及西山抗日游击队的战斗历程进行具象化展示。如今,复原的将帅故居、生动的历史展厅,让尘封的革命印记变得可感可触,成为党员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
建强红色堡垒 凝聚发展合力
怀仁市委以党建为引领,锚定“讲好红色故事、建强红色阵地、推动红旅融合、建好红美乡村”目标,迅速构建“市委统筹、乡镇推进、村级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为南街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市委书记挂帅谋划,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协调组织、财政等多部门制定详细实施方案;何家堡乡党委书记靠前指挥,多方筹措资金修缮红色遗址,推进教育基地建设;村两委班子全程督办,建成红色主题广场、红色展厅,复原革命将帅故居,让南街村逐步成为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于一体的高品位红色村庄。
红旅融合发展 带动富民强村
红色教育基地的建成,让南街村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晋北地区红色文旅的新地标。截至目前,基地已承办各类学习培训、党建活动80余次,接待党员群众3000余人次。
人气的聚集也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村里的农家餐馆生意红火,手工艺品供不应求,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数据显示,红色文旅发展带动村民人均增收约50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同时,村里打造的“红小米”等小杂粮品牌,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土地租赁的集体经济模式,携手群众探索出了产业振兴新路径。
如今的南街村,红色底色愈发鲜明,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作为怀仁市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样板,南街村正以“红色赋能强乡村、村民增收得实惠”的生动实践,为全市农村打样板、树标杆、作示范,引领带动周边村协同发展,共同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声。(怀仁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