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沉身扎根处躬身成长时

柯玉梅    2025-08-27 10:13:17   

年轻干部的成长,既要俯身做事,更要抬头观路;既要做好“案头活”,更要勤练“脚下功”,主动从繁杂事务里“抽出身来”,沉到田间地头、走进群众之中,在察实情、晓民意、解难题中锤炼本领、加快成长。

迈出办公室,在“亲见亲闻”中摸清“家底”。“这片坡地有多少亩果树?村里的水渠能灌溉多少农田?”面对这类问题,有些年轻干部能从档案里找数字,却道不出果树的品种、水渠的流向。基层工作的“根”,扎在具体的山水草木间,藏在群众的衣食住行里。年轻干部不能满足于“案头了解”,而要带着“刨根问底”的认真劲儿,走出空调房、跳出舒适区,用脚步丈量辖区的每一寸土地。要像“调查员”一样摸清资源情况,春天去看看稻田的墒情,夏天数一数鱼塘的鱼苗,秋天估估果园的收成,冬天问问大棚的保暖,知晓哪里有闲置地、哪里有特色种养,清楚哪条路是群众的“难走路”、哪片区域是防汛的“薄弱点”。要像“探访员”一样掌握村情民意,到村委会看看两委班子的议事记录,去村民家问问医保报销是否便捷,跟个体户聊聊经营中的难题,把每个村的产业特点、每户的急难愁盼、每个群体的诉求愿望,都记在本子上、刻在心里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情况不明干劲大”的盲目,让决策建议有依据、有分量,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融入“烟火气”,在“同心共情”中把他乡作故乡。年轻干部大多是考进的“外来人”,若总以“过客”心态履职,就会与群众隔着一层“无形门”;唯有主动“脱鞋下田”,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要学说“乡土语”,把政策术语变成“家常话”,用群众听得懂的言辞讲清惠民措施,在家长里短中拉近心理距离。要善做“政策通”,摸清村里的产业瓶颈、合作社的发展难题、村民的增收诉求,在解读补贴政策时说清“补多少、怎么领”,在推广新技术时讲透“怎么用、效益好”,在规划项目时问明“群众盼什么、村里缺什么”。更要培养“家乡情”,熟悉当地的民俗讲究、饮食偏好,了解村庄的历史故事、家族渊源,甚至能叫出村口老榆树的树龄、说出村前小溪的走向。当年轻干部能像当地人一样念叨“咱这地方”,群众才会把你当作“自家人”,敞开心扉说真话、讲实情,工作才能拥有最坚实的群众根基。

聚焦“真问题”,在“破解难题”中锤炼真本事。“报表里的矛盾数据,到现场一看就明了;材料里的模糊表述,跟村干部一聊就清晰。”基层的许多问题,坐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也难有答案,走到一线却能找到“突破口”。年轻干部成长,不能满足于“完成任务”,而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把事务性工作的“间隙”转化为攻坚克难的“机遇”。要带着问题下去,针对报表中“耕地面积与实际不符”的疑问,去实地丈量核实;围绕信访件“邻里土地纠纷”的投诉,去现场查看边界、听取双方诉求。要跟着矛盾走,主动参与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难点工作,在与群众协商、跟部门协调的过程中,学会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化解矛盾。更要盯着需求干,看到村里的农产品销路不畅,就研究电商平台,发现政策能够覆盖享受,就帮助申报解决。每解决一个具体问题,都是一次能力的提升;每化解一个实际矛盾,都是一次成长的蜕变。正如老党员常说的:“基层的泥土最养人,群众的难题最炼人,把这些坎迈过去了,肩膀才能扛得起担子。”

年轻干部的成长,从来不是“坐”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干”出来的、“悟”出来的。主动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多到田间地头“沾沾土”,常去群众家里“串串门”,真正把辖区当家乡、把群众当家人,才能在基层的沃土中扎深根、蓄底气,成长为懂基层、爱基层、善治基层的栋梁之材,让青春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办事处)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铁检机关联合太原市实验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下一篇:国家立项!湖北襄阳主导编制全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国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