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阳市内乡县王店镇水培航天艾试点传来捷报,在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上实现双重突破,成功筛选出适配本地气候的优良品系。据悉,今秋明春该镇计划新增1000亩种植面积,推动航天技术赋能现代农业迈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试点双突破:品种提质与栽培增效齐头并进
王店镇凭借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充足光照及洁净水源等自然优势,自2024年下半年启动180亩水培航天艾核心示范田建设,构建“育种-栽培-示范”一体化体系,成效显著。在品种选育方面,该镇联合南阳师范学院科研团队,对“水航1号”“水航2号”航天诱变品系进行3代本土化驯化,筛选出2个优良株系。经检测,新株系抗逆性较原始品种提升10%,桉叶素、龙脑等有效成分含量稳定在0.06%以上,品质优于传统艾草。
栽培模式创新同样成果亮眼。通过应用“浅液流水培”技术,搭配智能设备调控水温和溶氧量,并采用黄板诱杀、释放捕食螨等物理及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实现全程零化学农药使用。今年春季,示范田第一茬采收亩产全棵艾达700公斤,且该品种年采收可达四茬,产量潜力突出。同时,镇政府以“政府+科研+农户”模式,开展4场技术培训覆盖200余人,培育2个“示范种植村”,为规模化推广筑牢基础。
千亩扩种启动:要素保障夯实发展根基
基于试点成功经验,王店镇制定规模化拓展计划,今秋明春重点推进水培航天艾大田移栽育种,新增种植面积1000亩。目前,已完成排灌条件优良的连片耕地选址,与南阳福寿艾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乡伏牛山药材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共建“航天艾种苗繁育基地”,配套建设田间灌溉、环境监测等基础设施,保障种苗供应与移栽成活率。
产学研协同:破解瓶颈助力产业升级
为推动千亩计划落地,南阳市科技局牵头召开水培航天艾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南阳市科技局、内乡县王店镇政府、南阳师范学院等9家单位参会。会上,南阳师范学院科研团队负责人王鹏博士针对大田种植特性,优化“航天艾株系驯化”方案;科技特派员艾草产业服务团计划编制《水培航天艾大田移栽技术指南》,提供全流程实操指导;卧龙区、宛城区科技局明确将借鉴试点经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市级统筹推进:打造豫西南示范样板
南阳市科技局已将王店镇大田拓展计划纳入科技助农重点任务,通过两大举措保障实施:一是借鉴人参红薯试种经验,形成“品种一致性、统一性、稳定性、安全性及绿色认证推广”的可复制模式;二是明确分工,由农业科对接大田基础设施升级,生物科协调科研团队深化品种驯化,构建“市级统筹、镇级落实、企业参与”的协同机制。
南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王店镇1000亩大田移栽是南阳水培航天艾从“试点探索”到“规模发展”的关键一步。下一步,将重点支持种苗基地建设与技术培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内乡县王店镇人民政府 王运涛)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