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AI儿科医生,成长亦需呵护

申少铁    2025-07-18 08:51:14    人民日报

AI儿科医生的上岗,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的大势所趋。从初步探索中可以看出,它确有许多优势:通过吸纳海量数据资料,在专业性上堪比真人医生;全天候待命和服务,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意见,让医生有了帮手、家长有了顾问;有望向基层推广,使儿科医疗资源实现扩容和下沉。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AI儿科医生也难免有“磕磕绊绊”:同真人医生一样,诊断难以做到100%准确;在管理、法规层面,存在空白或模糊地带,有待填补完善;性能、算力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设备购置、维护需要一定成本,大规模推广仍有难度。

恰如儿童,AI儿科医生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初步探索阶段,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提示技术风险,将“真人医生把关”的防护栏扎牢;另一方面要持续下功夫,着力提升技术、压低成本、健全规则,改进运转效率和使用体验,为进一步的普及推广夯实基础。

对于AI儿科医生,我们需要给予时间、给予呵护,共同助力其健康成长。全力栽培、悉心关照,逐步解决“成长的烦恼”,AI儿科医生终将变得成熟可靠,给予社会丰厚的回报。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8日 第 0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竹代塑”,让生活多一个“竹选项”
下一篇:让好收成带来好收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