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以实干实效回应群众诉求

李林蔚    2025-07-21 08:11:18    人民日报

近日,一档电视问政节目中,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群众反映的身份信息被冒用,莫名成为公司股东的问题作出回应:“基层主管部门存在业务不强、推诿扯皮等情况,我们立即整改。”党员干部直面问题、立行立改,赢得观众的掌声。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面对群众诉求,是积极回应、解决难题,还是推诿塞责、敷衍了事,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检验着作风建设的成色。实干实效,就是对群众诉求的最好回应。

用什么态度回应群众诉求,考验着宗旨意识。曾经,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诉求能躲则躲、敷衍应付,或是“打官腔”、顾左右而言他。究其根源,是宗旨意识淡薄,官僚主义作祟,把群众反映问题当成“找麻烦”。共产党就是为群众服务的,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无论是台前回应质疑,还是台下推动解决,首要的是锤炼党性、砥砺初心。只有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在“面对面”中建立“心连心”的信任纽带。

把群众关切的事办实办好,就要真抓实干。如今,通过12345热线、电视问政等平台,群众的意见更容易被听到,但仍要警惕“有回应,没下文”。“已收到”“已转交”“已受理”……看起来态度诚恳,若后续没有实质进展,就可能流于形式主义,透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收到”不代表“做到”,“转交”更不代表“完成”。明确责任部门、责任时限,形成诉求受理、办理、反馈、评估的闭环,以务实之风做好解决问题的“后半篇文章”,才能真正赢得群众认可。

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具有普遍性。一个“点”上的个案,可能映射出“面”上的共性难题。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举一反三、主动作为,实现从“办好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跃升,更见精神、见作风。群众遇到推诿扯皮,是权责界定模糊,还是协调机制存在梗阻;窗口办事不便利,是经办人业务不过关,还是流程设计不合理……党员干部应学会“解剖麻雀”,从个性问题发现共性规律,通过制度机制的完善,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让群众少烦心、更舒心。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倾听为起点,以实干为路径,以解决为落点,切实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改成效,回应群众关切,赢得群众好评。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1日 第 1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更有保障 更有奔头
下一篇:今天,从甲骨文里“读”什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