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热爱,从未改变

惠若琪    2025-07-25 08:19:34    人民日报

这些年,心随球动的感觉丝毫未减。期待每一个喜欢排球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在这项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这个暑假,站在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排赛场边,我的身份变成了中国大学生排球队副领队兼教练。这是我退役后第一次以新身份代表国家队站上新赛场。

面对熟悉的排球场地,身份转变让我有种“奇妙”的感觉。以前作为球员,我可以触碰到球,直接参与比赛。现在我通过话语和肢体表达,去指导和激励球员打好比赛。场面胶着的时候,甚至想自己冲上去再打一场。这些年,心随球动的感觉丝毫未减。

退役后,我也曾经历转型的挑战,但对排球的热爱从未改变。

在南京师范大学求学时,我通过系统学习,努力拓宽对排球事业的认知。与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同学交流,让我跳出排球看排球、跳出体育看体育,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热爱的事业。

成为高校教师后,我保持“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的心态,不断给自己提出新要求,将过往比赛中积累的经验和现代排球发展的规律、趋势结合起来,与学生们共同进步。

当运动员时,女排精神鼓舞我不断前进。我希望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会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能够从容面对成败,以满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去迎接挑战。

从中国女排队长到高校教师,排球始终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经历让我对体育事业有了更多思考。很多运动项目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完善的赛事体系,这让项目发展拥有稳固的底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人关注排球、参与排球。

为此,我和我的团队在校园里培养学生运动员,课余时组织业余排球联赛,为偏远地区修建公益排球场……每当看到学生们在场上拼尽全力、眼里闪光的样子,我心中也充满了力量。

未来,随着体教融合更加深入,我相信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会打得更牢,更多好苗子也将脱颖而出。期待每一个喜欢排球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在这项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作者为中国女排前队长、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本报记者陶相安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5日 第 1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管好用好处方“一支笔”
下一篇:莫让“花架子”误了干实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