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璀璨经济”的绚烂密码

2025-08-11 09:07:40    人民日报

对话人:

李铁林  本报评论员

周泽中  湖南日报评论员

 

李铁林:今年上半年,湖南烟花爆竹出口额同比增长26.5%,出口份额占全国的59.3%。而被誉为“中国花炮之乡”的浏阳,烟花爆竹出口额占了全省约九成,“璀璨经济”成为当地一张闪亮名片。烟花爆竹生产是高危行业,浏阳的烟花爆竹产业如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周泽中:烟花是浏阳的传统特色产业。对于传统产业不能“一退了之”,而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看浏阳的优势,硫矿、杉木炭、竹木等资源一应俱全,浏阳花炮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源和技艺的家底都很厚。再看短板,早年生产烟花爆竹的大多是家庭式作坊,受制于“小散乱”,安全生产环节薄弱,发展后劲不强。

扬长补短,传统产业潜力大。当地有序推进烟花爆竹产业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安全防护设备加速普及,并释放出口退税、自贸区通关便利等政策红利。如今,浏阳已是全球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贸易基地和科研中心,汇聚了行业最完备的产业链。在大瑶镇,一座十万级洁净车间内,机械臂以0.1秒的精度填充火药,整个过程由AI视觉系统严密监控。以科技赋能下好先手棋,当地烟花爆竹产业年产值已超500亿元。

李铁林:今天,绿色消费理念渐成风尚,被认为高污染的传统烟花爆竹产业,也面临着电子烟花等“后起之秀”的挑战。面对绿色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如何因应时势创新求变,是当下相关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周泽中:环保称得上是烟花爆竹产业发展的“紧箍咒”,但思路一变天地宽,绿色发展是具有高度包容性的理念,并非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专利”,传统产业一样可以走绿色发展的路子。

今年6月,文家市镇一个研发团队历经6年,成功研发出“W49”无硫复合还原剂,用它替代硫黄后,烟花燃放可实现二氧化硫零排放。微烟无硫火药新材料、气态发射型烟花、再生植物纤维烟花外筒……在安全和环保技术方面,浏阳相关企业已产出300多项创新成果。

在产品设计上,不少企业也开始将产品重心转向药量小、声响小、运动轨迹可控的“城市烟花”。在拥抱绿色发展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传统烟花爆竹“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凤吐花”的震撼效果,正是浏阳花炮保持长久竞争力的秘诀。

李铁林:说到底,在转型关口,找到自身优势与环境趋势的最大公约数,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才有机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就烟花爆竹产业而言,要将产业链上的价值“吃干榨净”,单靠做优做强制造环节恐怕还不够。从各地实践来看,传统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很多时候也要目光四射,向多元融合要动力。

周泽中:如今,浏阳的烟花爆竹不只是一种商品,已开启“烟花+”的跨界融合。

“烟花+”,加上内容创意。将无人机编队、天幕投影、AI编程、全息技术深度与烟花燃放融合,“天空之门的眼泪”等爆款IP,让天空化身剧场,以故事化燃放打响“中国花炮之乡”品牌,让“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城市魅力深入人心。

“烟花+”,加出场景延伸。烟花产业发展,也能促进文旅发展。今年以来,浏阳已开展20余场创意焰火燃放活动,其中有不少是社交平台上“圈粉”的周末焰火秀,累计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其中九成以上为外地游客,拉动消费近40亿元。

烟花绽放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灿烂,烟花产业发展却离不开厚积薄发的长期主义。从“卖产品”向“卖创意”“卖品牌”转型升级,向产业链前端、技术链尖端、价值链高端要效益,浏阳的“璀璨经济”还会绽放更多更绚烂的光彩。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1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绿制绿”激发“向新力”
下一篇:“科技变量”如何变为强劲动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