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世运会好耍 成都很巴适

唐天奕    2025-08-12 08:19:56    人民日报

在成都看世运会,喊一声“雄起”是气氛组的标配。就连前来观赛的外国观众,也学会了这句川渝方言,为成都和世运会的这场邂逅写下生动注脚。

此起彼伏的“雄起”声中,浮现一幕幕鲜活场景:观众合唱《成都》,为夺得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金的武术运动员卢卓灵送去祝贺;72岁的英国拔河老将,与队友协力登上最高领奖台;体育舞蹈场边,身姿优雅的裁判员成为观众镜头里的焦点……赛前“世运会是个啥会?”的提问,正转变为“世运会,好耍!”的共鸣。

“好耍”的密码,沉淀在独特的赛事气质中。

拖着假人游泳的救生项目、旋转跳跃帅气进攻的沙滩手球、又要划艇又要扛着艇跑的皮划艇马拉松……世运会的“橱窗”里,一个个项目别具特色:有的接地气,有的新奇,有的观赏性强。丰富多彩的项目,不仅让观众耳目一新,更拓宽了人们的健身选择。

“好耍”的活力,流淌在人与人的温情联结中。

开幕式上,吉祥物人偶与运动员俏皮互动,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确保流程稳步推进;飞盘比赛开始前,中国萌娃与外国运动员击掌送祝福;繁华商圈里,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春熙孃孃志愿服务队”,用热情笑容和贴心指引,为中外游客递上城市的暖心名片。心手相连的温度,让赛场内外的记忆更加绵长。

“好耍”的底气,植根于成都拥抱世界的自信姿态。

竞技激情与人间烟火交融,奏响动人乐章。一座座场馆,“藏”在公园深处、嵌在湖畔绿地间,市民共享办赛成果。这份惬意,也沿着赛事脉络传递给世界。当外国选手逛街巷、看熊猫、坐着巴士吃火锅时,成都的巴适可触可感。

更坚实的支撑,来自办赛能力的持续提升。3年间两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赛事,成都越发细致从容:公交地铁支持境外银行卡“即刷即乘”,用便捷服务迎接八方宾客;高温天为室外观众准备防暑物品,用暖心服务提升观赛体验;优化交通调度保障市民日常出行,让赛事运行嵌入民生节奏。“办赛、营城、兴业、惠民”,成都的答卷十分亮眼。

当巴适的成都邂逅好耍的世运会,这场双向奔赴也在彼此成就:赛事为城市注入活力,城市为赛事增添精彩。万众瞩目的国际大赛,正化作人间烟火里的锦绣诗行。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2日 第 12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他们的休息室应该在哪里
下一篇:以多种方式与廉洁文化“相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