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陈 旭    2025-07-23 08:42:39    人民日报

不久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九届会议通过中国代表全球南方国家主提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这是自2017年以来中国第五次在人权理事会提出该决议,也是决议首次未经投票协商一致通过。

决议协商一致通过,意味着案文已经理事会各成员国充分协商,有效弥合了分歧、充分照顾了各方关切,相较于经投票通过的决议往往蕴含更大共识性、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彰显以发展促进人权的中国理念汇聚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决议重申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重要贡献,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意义,关切保护主义措施和内向型经济政策加剧发展中国家脆弱性,谴责不符合国际法的单边强制措施阻碍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呼吁以广泛国际合作重振真正的多边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保护人权。

中国始终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多年来,中国在人权理事会倡导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建设性对话合作,反对将自身模式强加于人,对将人权政治化、工具化的言行坚决说不。中国深度参与引领全球人权治理,加强人权理念引领,提出了“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消除不平等背景下促进和保护经社文权利”决议、“无障碍建设促进所有人享有人权”决议、“纪念《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决议、人工智能促进特定群体权利等一系列倡议,推动各方就人权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使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作为联合国工作的三大支柱,和平与安全、发展、人权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理应平衡推进,不可偏废。多年来,美西方鼓吹“普世价值”,强调发展应“以人权为基础”,以此为由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呼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实现所有人权,精准诠释发展与人权的内生关系,阐明发展对实现所有人权的重要贡献,打破以人权为发展设限的话语叙事。

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过去4年,中国经历了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等多重困难挑战冲击,国民经济保持年均5.5%的增长速度,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幅跃升。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中国发展的成果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持续提升。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获近60国共提并协商一致通过,有力推动各方重温人权理事会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初心,秉持客观、公正、非政治化和非选择性原则开展人权对话合作。未来,中国将继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也将继续以人类前途为怀、以各国福祉为念,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作者为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3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政策执行不能“选择性适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