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携手打造更加繁荣、更具活力的亚太经济

余 虹    2025-08-01 06:39:20    人民日报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的全面完成,彰显双方正以实际行动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东盟选择进一步深化同中国的经贸联系,展现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长远眼光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全面完成,将于年内签署议定书。3.0版既涵盖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现有领域,也涉及双方具有巨大合作潜力的新兴领域,有助于双方共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和活力。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东盟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商谈和建立的自贸区。自2010年全面建成以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已成为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并已成为东盟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东盟则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经贸领域的相互依存不断增强,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东盟国家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之一。许多中国企业纷纷布局东盟市场,扩大在当地投资,分享东盟经济增长红利,例如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的泰国工厂相继竣工投产,宁德时代正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厂……这些投资不仅促进了当地制造业发展,也助力东盟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展现稳健增长势头,始终是东盟重要的出口市场。东盟与中国升级自贸区建设,不断拓展经贸联系,不仅有助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也为东盟将自身打造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提供了坚实支撑,推动区域一体化不断走深走实。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格局正面临重大变化。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的全面完成,彰显双方正以实际行动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正如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所说,升级自由贸易协定是一个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全球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的背景下,这一举措将向全世界发出一个明确且重要的信号,那就是自由贸易和互惠的市场合作至关重要。

从内容上看,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包含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等9个新增章节,将为双方在新形势下加强合作、促进产供链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3.0版通过促进双方产品、服务、投资等要素自由流通,有助于打造更具韧性的区域产业链网络,尤其是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数字经济领域,3.0版致力于促进无纸化贸易、电子发票、数字身份、电子支付等,有助于双方企业拓展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和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空间。通过优化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3.0版将进一步加强海关规则标准合作,有助于推进区域“软联通”。

中国—东盟自贸区覆盖人口超过20亿,占全球人口的1/4。双方经济总量超过全球的1/5,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在个别西方国家鼓噪对华“脱钩断链”“去风险”的背景下,东盟选择进一步深化同中国的经贸联系,展现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长远眼光。东盟同中国携手,将有助于打造更加繁荣、更具活力的亚太经济。

(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1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