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中国减贫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埃尔多·图里亚科夫    2025-08-08 10:03:48    人民日报

 

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借鉴中国在减少农村贫困、增加就业和收入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业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高,农业发展直接影响着乌兹别克斯坦经济民生。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脱贫和农业发展改革密不可分。面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碱化等挑战,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借鉴中国在减少农村贫困、增加就业和收入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同时积极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自主发展,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减贫之路,这对全球减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减贫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调动全国的积极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私营机构和广大民众广泛参与了这项工作。例如,中国实施的“万企帮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对乌兹别克斯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还借助科技手段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及其他中亚国家正积极借鉴中国在农业领域应用无人机、滴灌系统等技术。乌中两国科研机构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各类研修交流不断增多。例如,撒马尔罕国立大学与新疆农业科学院正合作开展高产抗逆棉花和小麦品种相关合作。项目计划在撒马尔罕地区20公顷土地上,基于乌中两国农业技术,对中国高产、抗病、抗虫、耐土壤盐碱的棉花和小麦品种进行试验。同时,来自撒马尔罕国立大学的15名青年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将有机会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接受棉花、小麦选育和种子生产方面的培训。

乌中减贫合作有利于双方在政府及民间层面建立紧密联系,增进友好关系。两国持续深化减贫培训合作,已成为增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近年来,中国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培训了大量专业人才,为乌兹别克斯坦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过去5年,已有数千名乌兹别克斯坦公务员赴华参加各类高级培训班,涵盖减贫、农业、公共管理、创业、经济金融、能源等领域。中方培训项目不仅助力乌兹别克斯坦推进减贫事业,还有助于提升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乌兹别克斯坦国内14个地区共制定了18个有针对性的减贫项目。中国专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分享实施精准扶贫经验,有助于乌兹别克斯坦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经济社会领域改革。

乌中在减贫领域合作不仅加强了双边关系,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提升民众福祉。相信未来两国在减贫领域的合作将会继续加强并取得更多积极成果,合作前景非常令人期待。

(作者为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战略中心主任)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8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