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父爱中的家国情怀

本刊记者 赵丽岳    2025-07-16 17:27:25    《人民周刊》

父亲或许不善言辞,却用行动守护孩子的成长之路;或许不常表达情感,却默默撑起家的一方天地。父之爱子,教以义方;父之为国,行以大义。父亲既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精神的传递者。6月15日父亲节到来之际,我们感念父爱的厚重,也思索父亲身份中深蕴的家国情怀,体会父亲这一角色在个人成长与精神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从父亲开始传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向来将家庭教育与国家治理视为一体,家庭教育被视作国家治理的根基。父亲在家传递的不仅是生活经验,更是一种家风与责任。从“教以义方”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再到当下对孩子“先做人后做事”的耳提面命,千百年来,中国家庭正是通过一代代父亲的言传身教,传递着责任、担当、奉献的精神血脉。父亲的职业各不相同,或是一线工人、田间地头的农民,或是专注科研的工程师、戍边卫国的军人,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既当抚育者,也是引路人;既肩负家庭,也心系国家。他们教会子女做事的本领,更引导子女确立人生的坐标,这种父爱既是亲情的延续,也在无形中把爱国与奋斗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信仰火种,由父亲伟岸身躯点燃。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一群伟大的父亲,他们以信仰为旗帜,以牺牲为代价,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精神。他们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血脉与姓氏,更是精神的坐标。李大钊被捕后写下家书:“唤起国内之多数民众,共同团结于一个挽救全民族之政治纲领之下,以抵制列强之压迫,而达到建立—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之目的。”虽未直接提及对子女的具体叮嘱,却以生命代价为子女上了家国课,这是一位父亲对孩子最珍贵的教育——信仰胜于生死,国家高于个人。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憧憬未来中国的美好,将对家庭的小爱融入对祖国的大爱;焦裕禄在重病之中依然奔波基层,只为兰考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或未能亲手抚养儿女成长,却以精神力量成为子女乃至整个民族的楷模。这样的父亲在民族史册中熠熠生辉,以信仰和行动铸就了崇高境界,也让“父亲”二字承载起超越血缘的家国担当。

今天我们同样看到无数令人动容的父亲形象。网友通过短视频记录每天在公交车站与父亲“偶遇”,无论刮风下雨,父亲总在下班时刻去往车站“散步”。看似漫不经心的偶遇,实则是父亲诉说爱的方式。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父亲表达爱的方式——清晨出门、深夜归来,默默攒钱、精打细算,以辛劳和沉稳托起生活的重担,筑牢家庭的根基。又如朱自清笔下蹒跚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那份笨拙而深沉的爱,道出了中国父亲普遍的情感表达——将牵挂藏于行动,把期待融于沉默。这种含蓄并非冷漠,而是源于“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文化传统。

今天,我们纪念父亲节,是表达子女的感恩之情,也是以此为契机汲取父爱的精神力量,不只是记住他为我们做过什么,更要继承他教给我们什么——默默耕耘、坚定执着;有担当、有信仰、有家国,是这个时代最深沉的力量,也是每个人可以从父亲处继承与发扬的品格。

 

(《人民周刊》2025年第12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5年第12期

上一篇:粤蒙手相牵 爱心暖童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