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傅婉娟——

扎根三尺讲台 潜心铸魂育人

本报记者 金正波    2025-08-01 06:29:58    人民日报

傅婉娟(左)与学员交流讨论。
王 骁摄(新华社发)
 

“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军校学员,我们应该怎么做?”

“打牢专业知识,不断锤炼本领”“力争做出真正对提升战斗力有用的成果”……课堂互动,气氛热烈。

授课者是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傅婉娟。她长期扎根教学一线,潜心铸魂育人,到部队开展理论宣讲、座谈交流近百场,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给学员一碗水,老师们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懂得用什么方式让水浸润学员心田。”站在三尺讲台,傅婉娟思考最多的就是:把课上好,把学员带好,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好。

“讲好政治理论课,不能简单从书本到书本。”傅婉娟说,她喜欢旁听学院老教授讲课,多方收集名校名家的讲课录像,反复观看、学习、借鉴,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互动式、探究式、现场式教学……讲台上,傅婉娟不断激发学员的思想共鸣。

“面对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年轻学员更喜欢自己去探究、去验证。”傅婉娟说,老师要做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学员认识和把握规律,形成科学认知。

每学期开课前,傅婉娟会开一个教学准备会,主动了解学员感兴趣的话题,摸清他们的关注点、兴趣点。课程结束后,还要复盘、反思,针对性改进。

渐渐地,傅婉娟的课堂越来越鲜活、接地气。“《黑神话:悟空》《三体》,这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傅老师都会讲。”大三学员王乐泉每次上课都会抢着坐第一排。

江城武汉,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傅婉娟作为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核心课程团队首席教授,带着来自不同校区的20多名政治理论教员在此集中备课研讨。

一周的研讨中,她带领团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教案逐字逐句打磨,课件逐行逐页审核,难点逐个逐项探讨,力争把这门课打造成高质量的“金课”。团队成员邹小军说:“这次备课让我感觉像经历了一次大考。虽然过程艰难,但收获很大。”

在傅婉娟看来,要建强队伍,就要把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结合起来,既要给“干货”,也要教“方法”。每次去部队宣讲,她会同对方单位的理论骨干交流,教他们如何备课讲课、如何做思想工作,集中帮带、共同进步。

几年前,综合评定第一的学员李南辛选择去往边疆部队。最近,作为连队指导员的他,要为战士们上一堂关于网上意识形态的课,便通过视频向傅婉娟请教。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到基本原理、重要概念,傅婉娟倾囊相授。“在他给战士们上课之前,相当于我先给他上了一堂课。”傅婉娟笑着说。由于交流充分详实,“下课”已是第二天凌晨。

“新时代的士兵见识广、学历高,我得加倍努力,像傅老师一样把理论讲鲜活。”顺利结束授课后,李南辛发来短信。

傅婉娟回信:“只要有需要,老师随时都在。”

在傅婉娟看来,讲好思政课,点亮学员心中的理想之灯,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她说:“我愿意一辈子都这样幸福着。”

(李哲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1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强军路上的法治先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