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老年食堂,吃出幸福滋味

本报记者 刘鑫焱 马睿姗    2025-07-17 08:33:46    人民日报

山西中阳县宁乡镇城东社区老年食堂,老人们在用餐。
任文帅摄
 

“开饭了!”下午4点半,走进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枝柯镇三角庄村幸福小院,热气腾腾的馒头刚刚盛出笼屉,厨师将家常炒菜端上桌,餐厅里弥漫着浓浓饭菜香。老人们从餐具柜中拿出碗筷,围坐一起,共进晚餐。在这里,老人们每天花上几块钱,不出村就能吃上丰盛饭菜。

中阳县地处吕梁山腹地,山路崎岖,三角庄村距离中阳县城约20公里,村里的留守老人超八成,一直存在“吃饭贵、做饭难、跑腿累”的难题。

怎样让老人们在村里就能吃上热乎饭菜?

2024年,中阳县推进“千万养怡助老”项目,建设五类养老机构,由社区提供场所,财政给予补贴,在14个社区开设老年食堂,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同时,开设行政村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小院,由村委会提供场地,聘用持有健康证的“村民大厨”,每日统一采购新鲜食材,定制营养均衡的食谱。同时,设置养老护理员公益岗,为老人们提供助餐、助洁、文化娱乐等服务。通过政府投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出一点、子女交一点、社会捐一点,拓宽养老服务筹资渠道。“全县7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每天7元的就餐补贴。社区午餐不高于4元、晚餐不高于2元;农村午餐不高于2元、晚餐不高于1元。”中阳县民政局局长刘勇说。

除了社区食堂、村里的幸福小院,食堂还开进了村民家中。一到饭点,老人们就来到三角庄村村民武冬连家中吃饭,这里已经成为村里的“好邻居助老小院”。针对住在偏远自然村有用餐需求的老年人,中阳县采取“好邻居助老小院”模式,选择热心公益、干净卫生的农户家庭打造“好邻居助老小院”,每个小院一次性补贴5000元,用于购置冰箱、消毒柜、餐灶用具等设备,每年补贴水电费1000元。

村民刘完其今年89岁,已经连续几个月在武冬连家里吃饭,忍不住夸赞:“这里吃得好,大家还能一起聊聊天。”由于子女外出务工,他平时自己做饭十分吃力。每天,刘完其在开饭前半小时就来到武冬连家的食堂,和老人们一起聊天,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幸福餐”怎样吃得更安心?

在三角庄村幸福小院一角,食品留样柜里摆放着当日留样的菜品,由专人负责管理记录,中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检验;每位老人的碗筷消毒后分别存放在独立储物柜中,确保卫生状况达标。截至目前,中阳县88个社区及行政村实现老年食堂全覆盖,日均用餐超4000余人次。

“未来,我们将瞄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结合县域实际,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刘勇说。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7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的“梦工厂”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