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上海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

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田 泓    2025-10-27 08:40:25    人民日报

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举办的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
姜辉辉摄
 

上海浦东图书馆绿地。
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集市。
蒙小新摄
 

孩子们在苏州河边玩耍。
上海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市民在上海杨浦滨江休闲健身。
人民网记者 王 初摄
 

上海浦东陆家嘴地标建筑群。
人民网记者 王 初摄
 

数据来源: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数据截至2025年9月)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之后多次对上海人民城市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从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到推动设立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世界城市日”,上海始终将“人民城市”的建设实践,融入对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贡献中,通过与联合国人居署紧密合作,打造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这一国际交流平台,创设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城市监测框架——上海应用指数等公共产品,积极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上海实践。

延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探索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苏州河两岸42公里公共空间全线贯通,如何兼顾垂钓需求与防汛安全?”在普陀区段长寿湾滨水空间公共驿站内,居民护河志愿队与城市管理部门讨论热烈。

从事保安工作的小伙张颂蔚,在上海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拥有了一个床位。他居住的四人间,厨房、卫浴设施齐全,还配有储物柜和书桌,这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找到了奋斗的动力。

上海第1000座公园——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在规划之初,就广泛征求青少年的意见,将城市生境、全龄友好、自然学堂有机融合。上海由此迈入“千园之城”,向“公园城市”新目标更近一步。

上海城市面积大,却又寸土寸金。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上海正在破题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大文章。

社区微更新实现家门口的蝶变后,上海还将启动对商务楼宇的大规模更新。目前已披露更新方案的6个商务单元,更新范围均以平方公里为单位。除了改造写字楼本身,还将激活所覆盖的公共区域。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人流逐步攀升,市民对滨水空间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上海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研究,推动实施新一轮沿岸地区功能品质提升的行动方案,重点聚焦100余座滨水空间驿站启动品质提升,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游乐体验。

“十四五”时期,上海积极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累计建设筹措60万套(间),累计供应39.5万套(间);新增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6.9万张床位。让青年人从“住有所居”迈向“心有所属”,上海努力探索青年社区治理模式。

让更多市民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上海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路上,不断前进。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7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脱贫户家门口就业收入更稳(迈向“十五五”的民生图景)
下一篇: 家人增多 公租房越换越大(迈向“十五五”的民生图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